「2025第4屆真善美傳播研習營」21日舉行開幕式,由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社團法人中華文化推廣協會主辦,以「後真相時代的媒體轉型與信任重建」為主題,真善美傳播研習營召集人趙怡(前排左4)與老師、學員合影。圖/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提供
【人間社記者林昀融、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傳承媒體精神與價值,由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與社團法人中華文化推廣協會共同主辦的「2025第4屆真善美傳播研習營」,以「後真相時代的媒體轉型與信任重建」為主題,從6月19日到23日展開為期5天的密集課程,並於21日舉行開幕式,禮請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諮詢委員暨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致詞,他期勉與會青年學子,重視媒體真善美精神,期盼參與營隊的未來傳播界人才,擔起責任與義務「把好事傳千里」,為社會注入更多安定力量,讓世界更和平與美好。
後真相時代 媒體重建信任
心保和尚表示,當今訊息不僅多、更快速傳播,世界某一角落發生的事情很快就會傳遍全球,數位時代裡,大家都在訊息中成長,而這些訊息很容易左右大眾對於事件的判別能力,所以新聞媒體應該傳播「真實」跟「善美」資訊。
真善美傳播研習營召集人趙怡指出,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生前對部分台灣媒體逐漸偏離大眾期待而感到憂心,曾以個人著作所得捐助成立「真善美傳播貢獻獎」,用以激勵內容淨化之傳播機構與新聞工作者。於2022年開始舉辦「真善美傳播研習營」,今年邁入第4年,決心培養兼具責任感與競爭力的媒體生力軍,以適應新時代變局以及傳播產業改革之所需。
中國文化大學副校長王志誠說明,新聞傳播是社會不可或缺的一環,但在科技迅速發展、媒體充斥的今日,共同的客觀真理標準逐漸模糊,在真相愈來愈難辨識的時代,新聞傳播媒介的角色更形重要。
研習營首堂課程邀請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理事長、《人間福報》社長妙熙法師擔任講師,他以故事方式娓娓道來星雲大師對傳播環境的關懷與理念,勉勵50餘位傳播學子堅守初心與信念,期許他們成為能夠感動人心的媒體人。
妙熙法師於課堂上勉勵學員:「沒有信念和價值觀,是無法成為一位優秀的媒體人。」他也提到星雲大師常用來鼓舞人的寓言「鸚鵡救火」:一隻小鸚鵡不顧他人嘲笑,堅持用嘴銜水滅火,最終感動天神降下甘霖。他說,媒體人若能如同小鸚鵡一般不從流俗,勇敢堅守信念,即使看似傻氣,也能真正感動人心、改變社會。
盼有志青年 傳承媒體使命
活動於21日舉行媒體高峰論壇「當前媒體驚疑的挑戰與契機」,由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主任陶聖屏擔任主持人,與會人士包括公共電視副總經理謝玒玲、聯合報總編輯王茂臻、中國電視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盧秀芳、梅花媒體集團總裁王綽中等4位資深媒體人,各自以數十年歷程,分享現今人工智慧(AI)時代媒體轉變過程,並深入探討當前台灣媒體經營的種種難題,同時提出未來的挑戰與契機,讓與會年輕學子獲益良多。
第2場論壇以「AI×AR新未來」為題,邀請台灣藝術大學副校長連淑錦擔任主持人,與佐臻公司董事長梁文隆、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林日璇進行對談,分別從業界和學界不同角度,探討AI加入AR智慧眼鏡、沉浸式體驗等技術後,將會如何演變這個世界,與談中帶來創新的思惟與作法,從傳統中發展新未來。
為期5天的真善美傳播研習營除了邀集多位重量級資深媒體人及專家學者,同時也帶著學員到電視台、高雄佛光山、台中惠中寺等地,從專業到文化深耕,希望培育未來的傳播領域人才,進而傳承媒體人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