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歷史獵人 為後代保留記憶 |2025.06.17 語音朗讀 38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維傑在家中,展示自己收集的古早火柴盒。圖/美聯社維傑是狂熱的文物收藏家,他在新德里住處從一堆收藏品中拿出老舊海報。圖/美聯社維傑正欣賞美國陸軍航空兵團二戰時使用的手持航空相機。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老式相機、泛黃的打字機、骨董收音機,在科技與人工智慧(AI)迅速進步的時代裡,走進維傑(Aditya Vij)在印度新德里的家,彷彿踏入一座時光機,他的住所宛如一本立體的歷史課本,每個角落都藏著被時代遺忘的故事。美聯社報導,自稱「歷史獵人」(History Hunter)的維傑是位人類學家,更是一位狂熱的收藏家,他花數十年鍥而不捨地蒐集橫跨數世紀的物件,並仔細記錄它們的文化意義與對社會的影響;他說,每件成功拯救的收藏品,都是對抗時間的一次勝利。維傑最古老的收藏是數百萬年前的魚類、蝸牛、蝌蚪與蕨類化石。但他最著迷的卻是火柴盒,他的收藏起於8歲那年某次與父親外出時,在路上撿到人生第一個火柴盒。從火柴盒演變 可窺宏觀歷史如今,51歲的他擁有超過2萬2000個火柴盒,其中一些已有百年歷史,這些火柴盒封面反映出當時的宗教符號與政治局勢,從小物中窺見宏觀歷史,他認為,火柴盒記錄不同時代、文化的印記。有些收藏得來驚險萬分,多年前,他在街上看到一位回收商準備用鐵鎚砸碎一台舊收音機,維傑當場喝止提出購買,才成功保住這台經典設備。維傑認為自己像是過去與未來之間的橋梁,他最大的願望,是將住家打造為一座博物館,讓年輕一代能親身體驗那些歷史中的創新與工藝。「否則,這些曾經熟悉的物品將會在科技的浪潮中被永遠遺忘,」他說:「它們只會留下些許懷舊的痕跡與模糊的記憶。」維傑的收藏也吸引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前來參觀,他們希望孩子能看看打字機是怎麼用的,或是親手觸摸底片相機如何拍照,他的收藏中還有旋轉撥號電話、真空管收音機、壓燙熨斗、老式製冰機與油燈等已被淘汰的家庭用品。「當孩子們說他們從來不知道這些東西曾經存在時,我就感受到更加迫切的保存責任。」他相信,替這些物件建檔、妥善保留,是他的責任與使命。維傑強調:「我希望年輕一代能理解歷史的重要性,並將這份記憶延續下去。」 前一篇文章 固特異飛艇慶百歲 開啟空中巡遊 下一篇文章 62歲阿湯哥 拍火焰跳傘16次寫紀錄 熱門新聞 01渥太華佛光山 授海狸童軍領巾2025.11.1702警告日本 陸黃海軍演、籲暫勿遊日 2025.11.1603【詩】遊園地.競馬場2025.11.1704墨西哥熱氣球節 高空爭豔2025.11.1605克林姆富家女肖像畫 估值46億元2025.11.1706【快樂塗鴉簿】熱鬧的內灣小鎮2025.11.1707芬普尼毒蛋 又爆4萬顆流入市面2025.11.1608AMR機器人 是什麼?2025.11.1709落葉刺繡 巴西百鳥寫真集2025.11.1710中日緊張 陸4海警船巡航釣魚台2025.11.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主人睡不好 原來愛貓躺胸口取暖東武動物園 雪鴞謎之笑容爆紅新郎禮服變廣告板 婚禮倒賺6.2萬元急凍限定 罕見霜花短暫綻放 搶救瀕危基因 水果偵探出任務院子挖出500年前金幣 拍得近2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