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佛光山三好教師尋根之旅」一行人參訪佛光山,與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第2排右5)、佛陀紀念館副館長永融法師(第2排右4)、萬年寺住持妙淨法師(第2排右3)合影。圖/人間社記者葉宜庭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大樹報導】「菲律賓佛光山三好教師尋根之旅」是從菲律賓350所三好校園實踐學校裡,從中脫穎而出的績優校長與教師,近50人日前來台教育參訪。除參觀三好校園,23日至佛光山禮拜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與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展開對談,讓信仰天主教或基督教,還有身為穆斯林的校長、教師,更能體會為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能發揮如此深遠影響力。
心保和尚於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佛前香,開示「三好」就是身口意清淨。在校園推行三好,讓孩子從小就是三好學生,長大後無論是何種職業,甚至成為決策者,在做任何決定時,都能帶有三好精神。
教育定義 引導學生激發潛能
參訪團團長、Ateneo de Davao大學教授陳偉雄提問,大師在人生中經歷哪些挑戰,進而啟發他在現代社會中,創造讓大家在生活中方便修行的方法,例如「三好」。
Ayma Modin分享,「三好」令人感動,身為穆斯林很需要和平。Bashier Amen表示,穆斯林有「五功」,佛門有「五堂功課」,這兩者在修行意義上應有共通點,計畫將五堂功課融入研究。Sorsogon教育局長William E.Gando感歎太晚認識人間佛教,並很佩服心保和尚承擔眾多事務,百忙之中仍撥出時間和大家會面,非常感動。
心保和尚回應,大師出生戰亂,23歲來台時一無所有,如今弘法五大洲。大師曾說他「生於憂患,長於困難,喜悅一生」,一生弘揚人間佛教,主張佛法要與生活有關。而自己一切都是向大師學習,學習大師的包容、慈悲、忍辱和智慧。
國際佛光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於一行前往禮祖時,向大家說明大師本身就是位很有智慧的老師,且在海內外辦有5所大學。提醒要發自內心實踐「三好」,大家都是三好教師,要以教育培育學子良善品德。在場有佛光山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堂主依照法師。
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於雲來集交流,認為教育的定義就是引導、引出,教師的責任就是引導學生內心良善的品德,還有激發潛能。
三好影響力 可擴及社會國家
Sagay市教師Edmar Baluada提問,當教育的熱情冷卻時怎麼辦?慧傳法師以大師12歲出家為例,年紀小再加上環境,當然備受委屈,但大師想到是他自己要出家的,因此一切都是「當然」,如同自己選擇當老師,自要承擔許多困難挫折,但相信還是有許多積極正向的人。
南三寶顏省教育局管制營運主祕Gay Apduhan分享,以前只有聽聞三好,這次是真正體驗到三好。他發現三好影響的不只是一個人,甚至是整個社會國家。因此回去後,會努力讓轄下所管理各級學校的1萬多名教師,都能落實執行三好。
Maasin教育局特別課綱執行專員Jessica Tan詢問,為何人間佛教和三好如此有影響力?慧傳法師表示,因這是出自人類的善良本性,能夠激發人心。
此行由菲律賓萬年寺住持妙淨法師帶領,隨行貴賓還有Southern Leyte教育局長Josilyn S.Solana等。
另外,5月20日於雲來集,參訪者與佛光山都監院二單文書慧讓法師座談,簡報菲律賓10所優秀三好校園實踐學校成果。23日參訪佛館,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於玉佛殿和大家會晤。
一行也參觀同為三好校園夥伴的佛光山普門中學、佛光山均頭中小學、台中市育英國中、佛光山南華大學、均頭國際教育實驗機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