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23日揚言,對歐洲聯盟進口至美國的商品課徵50%關稅,並於6月1日起實施。他當天在白宮對外表示,他不尋求與歐盟達成協議,是已經協議好,就是50%的關稅。
被問到歐盟是否還能做些什麼,川普說,要看後續狀況。他重申,廠商在美國建廠「就沒有關稅」,企業若想在美國設廠,他可在建廠期間給予關稅緩衝。
川普表示,歐盟沒有進口美國汽車、農產品等,美國卻大量進口歐洲車,讓歐盟獲得工作機會和金錢收入,美國工廠則倒閉,這種情況不能再發生。
川普說,各國都想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歐盟也迫切希望,但方法不對;歐盟不斷向美國企業提出訴訟,把訴訟當作武器,也像是募款機制,美國因此認定,這類舉動屬於歐盟的非關稅貿易障礙。
川普說,美國已和英國達成很棒的協議,也和中國大陸談成一項協議,「我們還有很多其他協議準備好要簽署」。
貝森特:歐盟條件不如其他夥伴
美國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對歐盟的稅率為20%,同月9日宣布90天暫緩期。川普23日稍早已在真實社群說,美國與歐盟貿易談判沒進展,建議6月1日起向歐盟開徵50%關稅;美國每年對歐盟貿易逆差逾2250億美元(約新台幣6.7兆元),令人無法接受。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23日接受「彭博資訊電視」主持人魏斯丁訪問,表示未來幾周美國可能宣布數項大型貿易協議。
貝森特說,他預期川普政府官員將又一次與陸方官員面對面談判,以處理懸而未決的關稅問題。但他說,川普認為歐盟提出的談判條件,劣於其他美國重要貿易夥伴。
歐盟執委會貿易政策執委塞夫柯維奇強調:「歐盟與美國的貿易(關係)無與倫比,必須以相互尊重來引導,而非以威脅來引導;我們隨時準備捍衛自己的利益。」
塞夫柯維奇為了川普第二任發動的關稅戰已三度赴華府溝通,歐盟提出的協議條件,也從一開始的願調降美國輸歐汽車關稅,到歐、美關稅互降為零,再到願採購美國天然氣、大豆或其他商品。
歐盟早已表明「談判優先,反制在後」的立場,即一旦談判失敗,就會對美國輸歐商品徵反制關稅,並已著手準備。
蘋果、三星 非美製造「課25%關稅」
此外,川普23日稍早在自創社群媒體真實社群發文,揚言若蘋果公司在美國銷售的iPhone不是在美國境內製造,則需付至少25%的關稅;他同一天下午在白宮對媒體說,不只蘋果,這也將適用於南韓三星等每家智慧型手機公司,「否則不會公平」,可能將在6月底開始生效。
「雅虎財經」24日刊登資深專欄作家紐曼評論指出,蘋果可能不會將iPhone生產遷至美國,因為這將使成本激增,恐令iPhone售價從現在的1000美元(約新台幣3萬元),飆漲至逾3000美元(約新台幣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