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紅魔鬼巴士 放送歡樂50年

 |2025.05.21
79觀看次
字級
紅魔鬼車身上畫滿鮮豔奪目的圖騰與人物肖像,展現車主的品味與個性。圖/美聯社
在巴拿馬波特貝羅的紅魔鬼餐廳,一名女服務生為顧客服務。圖/美聯社
巴拿馬奇利夫雷舉行的紅魔鬼改裝展,一名男孩看著公車。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曾經在美國郊區載送孩子上學的明亮黃色校車退役之後,在巴拿馬重生,這些校車披上霓虹彩繪、閃爍燈光,配上震耳欲聾的音響,這些被稱為「紅魔鬼」(Red Devil,西班牙文:Diablos Rojos)的巴士,已成為巴拿馬首都的文化象徵。每年一次,巴士司機與數百名民眾會聚集在距首都1小時車程的鄉村賽車場上,觀賞這些「魔鬼巴士」華麗變身為賽車,在賽道上展現狂野奔馳的風采。

車廂流露巴人幽默與樂觀

1970年代,巴拿馬從美國進口二手黃色校車,經過技工巧手改裝成色彩繽紛的大眾運輸工具,在巴拿馬街頭奔馳近半世紀之久,蔚為當地典型公車文化,成為庶民共同記憶。

「紅魔鬼」這個名稱取自傳統文化慶典「魔鬼與剛果節」(The Devils and Congos Festival),扮演魔鬼的舞者穿上紅衣張牙舞爪的模樣,正好呼應這款公車稱霸街上的情景:排汽管冒出濃濃黑煙,突如其來的刺耳喇叭聲,或者呼嘯而過、完全不理會等候許久的乘客,即便紅魔鬼有諸多缺點,卻以聲光滿足民眾。

紅魔鬼是巴拿馬文化中極具代表性的交通工具,車身上畫滿鮮豔奪目的圖騰與人物肖像,可當成宣傳工具或傳遞訊息的活動看板,還加裝閃爍燈光與充滿個性的標語,展現車主的品味與個性,車廂上的每個名字、圖案、肖像、俚語,皆流露出巴拿馬人的幽默與樂觀。

車上的喇叭播著騷沙、雷鬼、任何節奏夠強的音樂,壓過所有喇叭聲,不論搭車目的地是哪裡,紅魔鬼總是播放著震撼音樂,讓整趟旅程充滿派對氣氛。

被淘汰後 改成文藝用途

但這些巴拿馬市的紅魔鬼,就像排氣聲模仿的暴龍一樣,命運走向滅絕。儘管它們外觀歡樂熱鬧,但背後的問題卻不容忽視,維修不良、只能容納小學生腿長的座位,於是市政府展開計畫,以嶄新無畫、冷氣齊備的現代巴士取代。

隨著政府推動更現代化的市區公共交通,新型市公車系統2013年正式營運,全面取代紅魔鬼,提升舒適度及安全性,然而,沒有那些代表庶民文化的紅魔鬼,對許多巴拿馬人而言,生活彷彿少了些許樂趣。

拉丁美洲國家也能見到用退役校車載客的情形,但沒有任何一地的改裝風格能像巴拿馬紅魔鬼那樣,如此鮮明、色彩繽紛、聲光俱佳。

然而,你仍可在城市偶遇它們的身影,現在被改裝於私人和文藝用途,紅魔鬼巴士不僅是一種交通工具,更是一場流動的藝術展、一段街頭的文化詩篇,即使在日漸現代化的城市裡,它們依然承載著屬於巴拿馬人民的回憶、個性與驕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