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少子化趨勢愈趨明顯,為補足勞動力缺口,勞動部鎖定中高齡族群。勞動部訂定自今年起未來4年(2025~2028年)目標,每年增加12萬中高齡及高齡者續留或重返職場。簡言之,4年要增加48萬名中高齡勞動大軍。
3箭齊發 提高勞參率
我國新生兒持續創低,隨最大出生潮「5」、「6」年級生將陸續步入65歲法定退休年齡,15到64歲工作年齡人口估到2040年僅剩1317萬人,較2024年1617萬人大減300萬人,平均每年減少20萬人。為補充工作年齡人口,勞動部一方面鼓勵婦女、中高齡進入職場,高齡者續留職場,延緩退休。
為爭取中高齡留在職場,勞動部3箭齊發。
1.僱用獎助。官員表示,為鼓勵雇主釋出更多僱用中高齡及高齡者工作機會,勞動部提供每月最高發給1.3萬至1.5萬元,部分工時每小時發給70至80元,最長發給12個月,最高18萬元之僱用獎助,鼓勵雇主進用失業中高齡及高齡者勞工。
2.就業獎勵。勞動部對離開職場連續達3個月以上之年滿55歲以上及依法退休者,經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推介穩定就業達90日者,提供每人最高6萬元就業獎勵、部分工時最高3萬元,鼓勵重返職場及再就業。
3.繼續僱用高齡者補助。繼續僱用屆齡退休勞工,勞動部提供雇主前6個月補助每人每月1.3萬元,第7至18個月補助每人每月1.5萬元,部分工時每小時發給70至80元,最高25.8萬元之繼續僱用高齡者補助,促進經驗傳承與世代合作。
勞動部表示,上述都可提高中高齡及高齡者勞參率。
勞工期盼 62歲退休
勞動部調查指出,我國45~64歲中高齡勞工約有76.9%尚未規畫退休年齡,但有23.1%中高齡勞工已規畫退休年齡。調查顯示,未規畫退休勞工平均希望退休年齡及後者平均規畫退休年齡,皆約62歲多,與勞保老年年金法定請領年齡65歲相較,還是太早退。勞動部因此政策推動中高齡續留職場,不要太早退休。勞動部2023年中高齡及高齡(45歲以上)勞動狀況調查指出,「45~54歲勞工」有8成4尚未規畫退休年齡,但希望62.1歲退休;16%已規畫退休時間,平均規畫退休年齡是60.6歲。顯見勞工若有規畫退休,退休年齡會更早。
勞工太早退,恐怕也是在職場遭遇困難,致萌生退意。勞動部調查顯示,45~64歲勞工工作無困擾者占68%,有遭遇困擾者占31.8%。可複選下,中高齡年齡層遭遇困難皆以「薪資或福利不符期望」占比最高;居次者45~54歲勞工以「工作無發展前景或表現機會不多」為多、55~64歲則以「體力衰退難以負荷工作」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