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84%珊瑚白化 史上最嚴重

 |2025.04.26
252觀看次
字級
台灣‧小琉球 圖為2020年8月10日在台灣的小琉球拍攝到珊瑚白化現象。 圖/島人海洋文化工作室負責人蘇淮提供
珊瑚在高溫下會變白,導致它們排出賦予其鮮豔色彩與營養的藻類。圖/法新社
澳洲‧大堡礁 這些白化珊瑚位於澳洲凱恩斯海域的大堡礁。珊瑚白化時,更容易飢餓與染病,最終可能死亡。圖/科學人雜誌提供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由於全球暖化加劇,科學家近日發出警告,一場前所未有的「珊瑚白化事件」已蔓延至全球84%的珊瑚礁,這場由人類引發的危機,可能會摧毀大片重要生態系統。

2023年初以來,全球珊瑚白化事件已發展成為有史以來最大、最嚴重的事件,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珊瑚礁都受到影響。

墾丁珊瑚 2021年近半數亡

2020年夏天,台灣屏東墾丁也發生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的珊瑚白化,墾丁海域到2021年初觀察,已有近半數死亡,海中有如飄雪。小琉球也拍攝到珊瑚白化現象。

2024年有不少潛水活動者與保育志工觀察,墾丁與小琉球海域出現大規模珊瑚白化現象。台灣潛水執行長陳琦恩說,墾丁珊瑚白化看來比2020年嚴重,希望大家盡量節能減碳,多關注海洋健康狀態,共同思考解決之道。

澳洲大堡礁延伸超過2300公里,是世界上最大、最知名的珊瑚礁,也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生態系統之一。澳洲凱恩斯海域的大堡礁,也有白化珊瑚。珊瑚白化時,更易飢餓與染病,最終可能死亡。

去年,大堡礁海洋公園管理局表示,大堡礁遭遇歷來第7次大規模珊瑚白化事件,也是8年內第5度發生。

西印度洋的珊瑚白化,專家在2024年召開監測與應變的網路研討會。他們分享針對該地區珊瑚白化應對工作的量身定制工具、資源及適應性策略,並討論監測方法與時間安排,以協助實地合作。由於人類排放導致全球暖化的溫室氣體,珊瑚在高溫下,變成幽靈般的白色,過去2年來,全球海洋溫度已升至歷史最高水平。

珊瑚礁可從創傷中恢復,但科學家指出,海水持續高溫的時間愈變愈長,珊瑚礁恢復期也變得愈來愈長。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表示,一些地區的條件極端到「導致珊瑚礁中多種物種死亡或幾乎全部死亡」。

專門研究加勒比地區的「健康珊瑚礁,健康人類」倡議組織的梅拉妮麥克菲爾德(Melanie McField)表示,這次災難很嚴重,持續時間很長,甚至一些更具韌性的珊瑚也屈服。

梅拉妮麥克菲爾德說:「若熱浪一波波襲來,很難想像,珊瑚礁會如何恢復。」

升溫1.5℃  90%珊瑚將消失

當珊瑚排出藻類,就會發生白化現象,使珊瑚容易患病,甚至最終死亡;這些藻類不僅為珊瑚提供其特有顏色,還提供食物與營養。

全球保護夥伴關係組織「國際珊瑚礁倡議」(International Coral Reef Initiative, ICRI)在一份聲明表示,由於氣候變遷與環境破壞,自 1950年代以來,活珊瑚覆蓋率已減少一半。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指出,「從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4月20日,白化程度的熱壓力,影響了全球83.7%的珊瑚礁區。」

科學家預測,全球氣溫升高1.5℃,全球約 70%至90%的珊瑚礁將消失;這對人類與地球來說,都是災難。

珊瑚礁不僅為海洋生物提供支持,也為世界各地沿海社區的數億居民提供食物、防風暴保護及漁業和旅遊業生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