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政府核定對4個東南亞國家太陽能產品徵收的關稅水準,這是進行長達1年貿易調查後所得出的結果。根據美國商務部21日的公告,率稅最高可達3521%,依個別公司或所屬國家而異。
這項措施旨在防堵中國大陸企業透過東南亞「洗產地」,規避針對中國製太陽能產品的關稅,這是美國政府打擊不公平貿易行為的重要行動。這項針對反傾銷、反補貼而來的新關稅,最終徵收與否,將取決於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大約1個月內的投票結果。
如果國際貿易委員會表決通過,認定這些傾銷且受到補貼的進口產品實質損害了美國的太陽能產品,21日公告的這些新關稅,將會是在川普要實施的全面關稅基礎之上,疊加徵收。
川普全面對等關稅政策,現已顛覆了全球供應鏈和市場。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的數據,美國去年從這4個東南亞國家進口了129億美元(約新台幣4194.5億元)的太陽能設備,占此類進口總額的77%。
美國商務部去年開始對馬來西亞、柬埔寨、泰國、越南等4個東南亞國家的太陽能產品,展開調查,因為「美國太陽能製造貿易聯盟委員會」在去年4月申訴,指控大型的中國太陽能板製造商,在這4個國家的工廠,運送低於生產成本,獲得不公平補貼的太陽能板到美國銷售,造成美國當地生產的相關產品無法與之競爭。
習剛走 柬修法阻陸商品中轉
根據美國商務部公告,柬埔寨的太陽能產品稅率高達3521%,理由是柬埔寨拒絕配合調查。
商務部公告中,在越南境內未單獨指名的公司面臨最高稅率為395.9%,泰國為375.2%。馬來西亞全國適用稅率至少34.4%。
以中國大陸公司晶科能源為例,自其越南廠輸入美國的關稅稅率核定為245%,由大馬出口到美國的稅率為40%。天合光能自泰國輸美稅率375%,由越南輸美稅率逾200%。晶澳太陽能從越南的出口可能面臨120%左右的關稅。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甫於18日結束對柬埔寨的國是訪問返回北京,柬埔寨《柬中時報》20日報導,為避免美國徵收重磅關稅,柬埔寨將修法加強阻止中國商品中轉柬埔寨「洗產地」。
柬埔寨總理洪馬內強調,柬埔寨政府將繼續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會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將與包括中美在內的世界各國發展互利友好關係。
陸企撤出對美私募股權投資
在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的對等關稅中,柬埔寨被徵收的關稅高達49%,比鄰國寮國的47%和越南的46%都高。
美中關稅戰升級,金融領域也走向脫鉤。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表示,在北京壓力下,中投公司等大陸國資基金,已在最近幾周停止了對美國私募股權的新投資,同時將資金部署到英國、沙烏地阿拉伯、法國、日本和義大利等國,實現「投資組合多元化」,這是對川普發起貿易戰的最新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