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紐經濟合作協定今年起全面生效,紐西蘭進口液態乳零關稅來台,然而市售約1公升的紐西蘭鮮乳每瓶仍要價120元,業務通路價格也沒有調降,讓不少消費者好奇「便宜紐乳在哪裡」?專家學者分析,零關稅價差被進口商賺走,通路端高達4成的上架費,也是乳品價格居高不下的主因。
根據農業部統計,今年1、2月,紐西蘭液態乳進口量總計2031公噸,相較去年同期進口量2216公噸,零關稅實施後,進口量未明顯增加,且業務端和零售端售價也沒有調降跡象。
台大動物科學技術學系名譽教授徐濟泰指出,紐西蘭因牧場面積大、生產成本低,當地鮮乳零售價每公升約新台幣40元,就算加上國際運費來台,也不至於比國產鮮奶貴,但在台灣售價卻貴了2倍,零關稅後價格也沒有變動,「零關稅價差都被進口商賺走了」。
中華民國乳業協會祕書長方清泉表示,紐西蘭液態乳的主要市場是業務通路,也就是坊間的手搖飲店、咖啡店或飯店等,零售市場則維持高價策略,「如果消費者願意埋單,為何要降價」。
方清泉指出,超商通路的上架費也是乳品價格居高不下的主因,台灣生乳每公升收購價約30元,這也是酪農實際所得,但消費者買到的價格約90元至100元,扣除乳商的加工包裝與運輸費用後,零售價約有4成都給了通路商的上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