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健保署擬修訂《全民健康保險醫事服務機構特約及管理辦法》,要求特約醫療院所的醫事人員薪資應達一定標準,並公開最低與平均月投保金額,此舉引發醫界對立。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等團體連署,支持健保署修法,希望改善基層醫事人員長期低薪過勞。
修法草案規畫,醫院專職醫事人員的健保月投保金額不得低於基本工資2倍,診所則不得低於1.5倍;未達標準者無法取得健保特約資格。先前醫師公會等33團體反對修法,認為影響經營彈性,侵犯契約自由。
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等10個基層工會團體則表態支持修法,並提出6項論點;理事長趙麟宇表示,首先,醫療資源長期分配不均,醫療院所片面決定健保給付分配,讓醫事人員低薪,影響人才留任。
再者,公布最低與月投保薪資可促進市場公平,讓醫事人員求職,掌握對等資訊。
第3,參與健保特約是醫療院所自主選擇,接受公費給付,即應遵守公共利益條件,保障薪資符合公共利益。第4,對於資方強調偏鄉或小型院所無力負擔,工會認為,應從制度面檢討健保給付與資源配置,而非犧牲勞工權益。
再者,健保署作為最大醫療支付者,有責任引導資源合理使用,也是補強勞動政策的具體做法。另外,本次修法與《全民健康保險法》增進全民健康的宗旨一致。
支持修法的10個工會團體包括: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台灣呼吸治療產業工會、台灣護理產業工會、台灣醫事檢驗產業工會等,呼籲盡速通過修法,確保醫事人力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