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台大醫院成功完成全球首例「無缺血時間」的心臟移植手術,並使49歲患者蘇小姐順利康復出院,展現其在心臟移植領域的卓越成就。台大醫院自1980年代起投入心臟移植領域,並於1990年完成全台首例心臟移植手術;此次全球首例「無缺血時間心臟移植」成果,也榮登國際期刊。
台大醫院台大心臟外科主治醫師紀乃新說,首例接受此術式個案49歲蘇小姐,之前有擴張性心肌病變、心臟衰竭病史,2014年因為心臟衰竭症狀在門診治療,2022年後來放入移植資格,仍因為心臟衰竭、肚脹、腳腫等情況,反覆住院打強心劑,2023年安裝心室輔助器,2024年8月獲得心臟移植。
台大心臟外科主任虞希禹指出,傳統心臟移植手術,通常需將捐贈者心臟取出後,放置於低溫保存液中,以減少代謝需求;但這段「缺血時間」,可能影響心臟功能與移植成功率。
無缺血移植的重大意義,在全程灌流心肌,消除心肌缺血以及心臟再灌流造成的傷害,提升心臟全程保護:供心臟在整個移植過程中持續跳動,減少因缺血導致的組織損傷,以期改善術後心臟功能,與患者的存活率。
由台大醫院心臟移植團隊,以及機械輔助團隊設計的器官維護系統,透過持續灌流含氧血液,讓心臟在移植過程中「保持跳動」狀態,不僅完全消除缺血時間,更可提高心臟存活率,與受贈者的術後恢復效果。
器官勸募暨移植中心主任陳益祥說,台大醫院心臟移植團隊透過2例連續成功的手術,驗證了技術的可行性、安全性與有效性,並針對移植過程的技術優化,與物流協調進行調整,使整體流程更為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