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紐約時報》報導,美中貿易戰迅速升溫且未見緩和跡象,中國大陸暫停多項稀土礦物和磁鐵出口,造成汽車、航太、半導體及防務工業斷供風險;中國政府正制定新法規,可能永久限制供貨給某些公司,包括美國軍火商。五角大廈正評估對武器系統影響。儘管川普一派樂觀,但官員憂心美中緊張升級為國安危機,甚至可能促使中國提前發動對台灣的軍事入侵計畫。
大陸政府4日限制6種重稀土金屬及稀土磁鐵出口,相關金屬幾乎完全在中國生產與精煉。新規上路前,多數港口已暫停出貨,未來出口僅限取得特別許可證的企業。這些材料廣泛應用於電動車、無人機、機器人、飛彈與太空船所需的電動馬達與關鍵零組件,對美國軍工及科技業構成衝擊。
中國商務部與海關總署不僅聯手實施出口限制,擴大對美軍事承包商的禁運名單,進一步升高美中科技與國防產業對抗的風險。
紐時指出,稀土磁鐵在中國對美國及其他國家的出口總額占比極小,暫停出貨對中國經濟影響有限,卻可能對美國及其他國家造成巨大衝擊。
憂被迫停產 業者急尋替代能源
川普政府內部一些官員擔心,貿易戰可能很快升級為國安危機,導致中國大陸提前對台灣動武。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五角大廈正在評估若中國切斷對美稀土出口,或阻斷某些美國武器系統關鍵零組件供應,將對美方造成何種衝擊,希望全面釐清中國可能對美國武器彈藥生產與維護能力的損害程度。
商業策略公司DGA-Albright Stonebridge Group合夥人崔歐洛表示,中國上周祭出限制後,電動車業者等正急尋替代的稀土與磁鐵供應來源,部分企業可能在30至60天內因庫存耗盡被迫停產。
儘管如此,川普仍保持樂觀,表示他與習近平一向相處融洽,並認為兩國關係「最終會有正面結果」。但部分分析人士警告,局勢可能早已失控。
凱投宏觀分析師伊凡斯─普瑞查德指出,中國當局不斷對美方加稅作為反擊,凸顯北京不急著展開談判,「撤回部分關稅仍有可能,但目前難以想像真正重置美中關係」。
陸傳進戰時態勢 官員禁假
路透引述數10名消息人士報導指,在川普4月2日所謂「解放日」宣布對等關稅後,北京立場出現重大轉變,改以強硬全面對抗姿態,當局下令進入「戰時態勢」,還包含強化涉美事務部門的編列,包括調入曾在川普第一任期處理中美事務的官員。外交部及商務部的官員被要求取消休假、手機24小時開機待命,隨時準備反制行動。
此外,北京當局還下令展開「魅力外交」攻勢,鼓勵其他國家共同反抗美國關稅。有知情人士指,大陸外交官已就川普關稅問題與其他受影響國家接觸,並向數國發送合作函件,據悉大陸也與歐洲、日本和南韓等美國傳統盟友取得聯繫。
大陸官媒央視旗下「玉淵譚天」13日曾發文表示,中方正在和更多國家共同應對美國濫施關稅,並稱中方面對貿易戰的態度是「衝擊再大,也要站著應對」,也會成為愈來愈多國家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