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保是有機的最終目的,不少有機店會以回收或不供塑膠袋,實現有機信念。陳牆攝
台灣民眾一年用一百八十億個塑膠袋,平均每一個人一年用了 七百八十二個,平均每人一天就使用二點一四個塑膠袋,數字相當驚人,但回收率竟只有百分之七。
換句話說,台灣地區每年約有一百六十七億個塑膠袋不知去向,大部分民眾仍將廢棄不用的塑膠袋當成垃圾來處理,並未透過垃圾清運體系來回收塑膠袋。
環保署廢管處長何舜琴表示,現階段廢塑膠袋回收再利用,可分為乾、濕式兩種,乾式是指處理乾淨塑膠袋,直接熱融、拉絲、造粒為再生塑膠料,再與一次料混合或單獨成型,製成如工具箱、花盆等非裝盛食物用的塑膠製品。
至於濕式則是可處理髒污塑膠袋,目前全國各縣市回收髒污塑膠袋的比率偏低,因為清潔人員回收髒的塑膠袋之後,在經過熱融之前,必須先進行破碎及清洗,手續較為繁複。
另外,並非所有塑膠袋都可以回收,何舜琴提醒,裝盛茶包、蜜餞、冷凍食品的塑膠袋,或是餅乾零食的外袋,以及電子產品常用的防靜電袋,內層物質較為複雜,以目前技術尚無法回收,仍需以一般垃圾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