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麟離開人間已有百日了,在她的五七之後,就沒來「看」過我,諒必是由菩薩接引,到極樂世界的校園中報到去也。
她是位受孩子們歡迎,受家長們尊敬的兒童美術教育工作者。往昔與我有師生之誼,病後,我把她視為知心的莫逆朋友。當她知道我罹患不治之症,全身癱瘓,口不能言,食不能嚥,就定時來看我,於數不清的日子裡,始終如一。
她很用心,沒多久,她就會運用注音板,跟我交談無礙。她讓我分享她的教學成果,畫作創意、研究心得,以喜悅鼓舞我的生命活力,用心良苦。其實在她的快樂面紗背後,未嘗沒有憂苦壓力,這也是她致命的最大潛因。
她走了,到佛國淨土了。七寶池裡的蓮花一朵,上標其名,她就在這朵蓮花中化生。
依據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宛麟已是「五通」具足。
一、宿命通:能知自己,以及他人累世的所作所為,善善惡惡,恩恩怨怨,猶如一部檔案,一目瞭然,至此才恍然瞭悟,前生在世,為何有人總是惡口相向,有人又常笑臉迎人,原來正如古人所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二、天眼通:是一種超感官的、不論粗細遠近,都能看見,跟佛菩薩一樣,能見無量世界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切事物。
三、天耳通:是不受遠近限制,能夠聽到一切聲音。不但普聞十方世界的音聲,且能聽到十方諸佛說法。
四、他心通:是能知他人心想的能力。能夠清楚知道十方世界眾生心想的事。
五、神足通:是具有飛行、分身、速到、變化自在。能夠在一念間,同時到達十方無量世界,想到那裡,立刻就到那裡。
在極樂世界的人,思食食來,不假安排,思衣衣至,不必裁縫,乃至一切用具,莫不稱心如意。極樂眾生本不需要飲食,但在凡聖同居土的帶業往生者,因多生多劫飲食的習氣未忘,故有此種設備,若上三土(方便、實報、寂光),便沒有這樣的事了。極樂眾生的吃相與世間不同,一嗅即飽。
一切佛國,皆有四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 其他諸佛世界,四土隔離,唯獨極樂世界,四土圓融。
極樂眾生因智慧、功德,各有不同,分為上、中、下三輩。在三輩中,每一輩又分為三品,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合之便成九品。可依修行進度循序晉升,所以極樂世界又稱「九品淨土」。
看護彭彭知道我在寫宛麟百日,對世事無常就大為嘆息。
宛麟仁慈,遇到不忍不平情事,時常暗自流淚。她初到國軍松山醫院看我,目睹癱躺在床的我,與她印象中的我落差甚大,當場淚下。以後她來,總是不斷的流淚,主治醫師不得不向她警告,「再哭,就不准進病房」。彭彭預料,當我往生,她們一定會哭的唏嚦嘩啦,於是相約不准哭。沒想到,我還是苟延殘喘的存在,宛麟卻先一步離開了。
(劉學慧、祈翔病房醫護人員/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