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美國川普總統的對等關稅新政衝擊全球,賴清德總統昨日傍晚發表重大談話,強調台灣沒有計畫採取關稅報復、企業對美國的投資承諾不會有任何改變,同時提出5大策略,首先比照美墨加,朝台美「零關稅」開始談,也要排除非關稅障礙;第2是產業支持;第3是產業升級;第四推台灣加1,台美新布局;第5,產業傾聽之旅。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於美東時間9日起對台灣商品課徵32%關稅,面對這項壓力,賴總統近日接連邀請產業代表座談,傾聽產業意見。賴總統表示,台灣要讓美國清楚知道,台灣對於美國經濟發展的貢獻,還要積極掌握全球經濟情勢的變化,加強台美產業合作,提升台灣產業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他揭櫫5項策略應對美國關稅。
5經濟策略 維護產業發展
第1,透過談判,全力爭取改善對等關稅;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領導談判小組,比照美加墨自貿協定,從台美「零關稅」開始談起;擴大對美採購來降低貿易逆差,包含行政院盤點的農、工、石油和天然氣等大量採購計畫,以及國防部的軍事採購;擴大對美投資,台灣政府協助整合「台灣投資美國隊」,讓台美經貿合作更加緊密;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解決美方長期關切的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
第2,針對國內受衝擊的產業,尤其是傳統產業及中小微型企業,給予必要的支持與協助。
第3,提出經濟及產業發展的新策略,以突破未來經濟挑戰;政府將積極與友盟國家合作,拓展多元市場,也強化產業上中下游整合,讓台灣產業生態系更完整,也推升台灣產業升級轉型。
第4,政府會獎勵投資,鬆綁法令,並且持續改善台灣的投資環境,積極解決水、電、土地、人力、人才各項問題,來協助企業根留台灣。
第5,美國一旦開徵對等關稅,無論產業類別大小都會面臨衝擊,他和行政院長卓榮泰率領的團隊,將分頭傾聽業界的心聲,開啟產業傾聽之旅,隨時解決問題,也讓政策更符合需求。
學者:美方不會輕易讓步
面對賴總統從「零關稅」計畫,學者認為,要談到零關稅幾乎不可能,而在談判前先亮底牌更是一點籌碼也沒有。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表示,美國主要目的除了希望有更多製造業投資美國外,關稅更是生財的手段,不會輕易讓步。在這樣的前提下,要談到零關稅的可能性太低了,最理想的就是能降低到20%,這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台灣產業關聯學會名譽理事長徐世勳認為,美國對台灣最在意的,就是美豬、美牛、馬鈴薯等非關稅貿易障礙必須消除,雖然對等關稅在9日前還有機會談判,但預期調降關稅的條件,就是被要求取消美國稻米關稅配額、美豬、美牛等非關稅貿易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