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覃事成
父親是單身來自於對岸的榮民,我無緣見到祖父母;母親則是生長於嘉義竹崎,德高望重的長輩就是外祖父母。
外公育有四子二女,偏偏舅舅們均未婚沒有子嗣,媽媽和阿姨的小孩,於是變成外公心疼的寶貝。每次和媽媽回娘家,外公總是高興得不得了,特別喜歡帶著我在社區裡趴趴走。
外公經營仙桃果園,如果是春節前後到外公家,必定要吃上仙桃的。仙桃的膳食纖維能夠助消化,豐富的鉀含量可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鈉,有助消水腫,也能擴張血管、穩定血壓,維護心血管健康。成熟的果實像蛋黃,也叫蛋黃果,但我還是比較喜歡仙桃的名字。香味撲鼻,很好吃,我只要一吃,肯定吃到吃不下正餐,於是,外公只敢在飯後才拿出來。
後來,外公年事已高,體力不好,便放棄經營果園,索性給媽媽一棵仙桃植株。我小時候家住台南,有塊地,沒幾年光景,便擁有採仙桃的樂趣,可是阿公卻已「做仙」。我成年後,北漂工作,台南老家土地也因南二高興建徵收,仙桃樹也不在了。
那天,在水果攤看到黃澄澄的仙桃,情緒不禁又浮動起來,隨手購買一袋。阿公,您在天上應該也有種仙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