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台積電供應鏈透露,台積電在1.4奈米製程推進獲得重大突破,台積電近期已通知供應商備妥1.4奈米所需設備,預定今年先進新竹寶山第2廠裝設試產線(Mini-line),同時也計畫將原訂採用2奈米製程的寶山晶圓20廠的3廠和4廠,作為1.4奈米的生產據點。
高雄廠2奈米 今上梁典禮
此外,台積電今天舉行高雄廠2奈米上梁暨3廠動土典禮,展現先進製程根留台灣決心。台積電2奈米生產據點採南北兩地同步進行,新竹寶山廠進度似乎比高雄快,卻選在高雄廠舉行擴建2奈米儀式,除了感謝高雄市鼎力相助,也透露台積電先進製程未來生產重心將逐步南移。
根據台積電因應地緣政治提出最新的規畫藍圖,已將原規畫寶山廠(Fab20)4座2奈米廠的計畫,更動為P3及P4廠改切入1.4奈米;高雄(Fab 21)2奈米則由原規畫的P1、P2廠,修正為P1~P3廠,意味高雄將有至少3座2奈米廠,至於P4、P5廠甫於本月初通過環評,已啟動建築規畫、執照申請及現地開工等作業,預計2027年竣工及申領使照,未來將生產同屬2奈米家族的N2P、N2X及A16(1.6奈米)。
此外,台積電保留高雄興建第6廠(P6)彈性,目前未做規畫,據了解,此舉似乎也為未來是否導入更先進的製程使用預作準備。
至於中科2期園區擴大用地因當地高爾夫球場會員球證爭議協商破局,確定延後交地,台積電規畫時程仍設定今年5月動土,因此要靠中科管理局協助台積電順利在中科2期進行擴建。而台積電在中科2期擴大計畫,在確定於高雄擴增2奈米產能後,決定改切入1.4奈米,且編定為晶圓第25廠(Fab 25),規畫興建4座1.4奈米廠,首座廠(P1)希望能趕在2027年前完成風險性試產,2028年下半年正式量產。
寶山的P3、P4的1.4奈米產線量產時程也押在2028年,但在中科2期擴建用地因受球證爭議影響,預料寶山的量產時程會比中科的第25廠還快,成為台積電最早量產全球最先進1.4奈米製程的生產據點。
11條生產線 下波投資重心
針對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日前與總統賴清德舉行記者會時,表示往後幾年還會有11條生產線要繼續投資。
據指出,這應是已公布投資的寶山4座晶圓廠、高雄5座晶圓廠和嘉義2座封裝廠;而中科4座晶圓廠,以及未來進駐沙崙規畫更先進的晶圓廠至少6座,及數座先進封裝廠,將是台積電下一波投資重心。
除此之外,嘉義太保的先進封裝廠也計畫擴充,加上買進群創舊廠改建的先進封裝廠,台積電未來在台投資金額預計超過3000億美元,相對於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尚未有明確時間表。供應鏈人士說,台積電規畫將最先進製程和先進封裝投資重心放在台灣,否則像荷商艾司摩爾、美商科林研發、日商東京威力科創、德商默克及蔡司不會無懼地緣政治風險仍來台擴大投資。
另外,台積電美國廠的建置腳步也大步前進。台積電副總經理克里夫蘭28日出席華府一場智庫座談,被問及希望美國政府協助處理什麼問題時舉例,亞利桑那第2廠正在興建中,第3廠還沒動土,「我們希望下周開始」,這需要美國政府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