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生命中的變與不變

文/劉婉萍 |2025.03.30
932觀看次
字級
圖/吳新傳
圖/吳新傳
圖/吳新傳

文/劉婉萍

佛光山金光明寺於三月十

五日,舉行二○二五年首場一日禪暨佛學講座。禮請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以「東坡生命中的變與不變」為主題,領眾藉由多首流傳千古詩詞,探究人生的哲理,如何以佛法智慧超越困境。

金光明寺住持有果法師引言時表示,去年在網路上聽完依空法師暢談「東坡生命中的變與不變」,深受感動與啟發,對蘇東坡重新改觀。依空法師將文學家與人間佛教貫通闡述,令人法喜充滿。

講座一開始,依空法師指出,「變」是世間永恆不變的道理,世人要處變不驚,以不變應萬變。蘇東坡的人生大起大落,他曾經是皇帝的老師,也因優秀招忌,在短短幾個月內從高位被貶降為九品官。蘇母的果敢、仁慈、家人不許殺生的善念,對蘇東坡人格之教育影響甚大。在苦難時,因由佛教的啟發,給予他豁達的人生態度。

由於蘇東坡聲望高、名氣大,受文人推崇,加上抨擊變法的詩文言論,又有重返朝廷任職趨勢,因而屢遭整肅。在新舊黨政治的衝突下,他經歷熙寧及元祐兩次黨爭,也因文字惹禍兩次謫居。蘇東坡抒寫出複雜矛盾的人生感慨,有散文、賦、隨筆、題跋、書簡等創作,因受佛教影響,造就他人生及創作上的轉變與豐收。

依空法師以蘇軾對「新法」、「更化」及對新黨人物的態度、對朝廷大事的看法、為民請命、對舊黨內部黨爭的奏議等,解析其政治主張;又以蘇東坡密州拾棄兒、徐州築堤除水患、黃州救溺嬰、疏浚西湖、燒毀房契遺愛人間的人道關懷與慈悲的菩薩行,讓大眾重新認識蘇東坡。更以〈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點撥出人們不要期望人生沒有風雨苦難,只要準備好,有備而無患。

雖然蘇東坡變換謫居過黃州、杭州、惠州、儋州等處,但安頓不變的心靈就是他的「故鄉」。依空法師藉〈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揭露蘇東坡心境如雲散,本自清淨,道盡他一生奇特經歷與人生最後的本來面目。

聽完講座,就讀國小六年級的許殊愷表示,日常中,遇到變化不要緊張,要安定心情,不被影響。王源安說,「依空法師的講座讓我們重新認識蘇東坡,他一生雖經歷坎坷,但因為有佛法而能保有樂觀的態度。沒有怨恨、心胸寬大,是我們學習的典範。」許秀銑回饋,世界沒有永恆不變的,世界在變、人心在變,大家要處變不驚,順境時處之泰然,逆境時勇於面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