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電價政策決策大翻盤!外界原本預估今年上半年電價漲定了,未料電價審議委員會昨天決議,4月起電價不漲價,未來會請經濟部全力爭取立法院撥補電價預算,以穩健台電財務體質。
由於電價每半年檢討一次,昨天召開今年第一次電價費率審議會,審議上半年電價費率;這意味到9月底召開下半年電價費率審議會前,電價都將不調漲。
電價審議委員會昨開了2小時,過程中,審議委員對於電價到底漲不漲多次論戰,其中,商總理事長許舒博強烈要求,民生用電在330度以下的小用戶應該凍漲。而委員最擔憂的部分,仍然是「國際經濟」以及「物價波動」。
根據了解,國際經濟情勢部分,委員們花許多時間討論,在川普對等關稅計畫未有定案、台灣還不確定是否會被列入「骯髒15國」,考量國際關稅變化、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認為此時調漲電價,恐將對國內民生消費帶來一連串的骨牌效應。
最終經過2小時討論,以共識決方式決議凍漲。經濟部次長賴建信表示,電價審議會在會中確認,2022年至2023年國際燃料價格大漲,是台電虧損主因,而非在野黨認為的能源政策錯誤、棄用核電、購買綠電等原因。
截至去年為止,台電累計虧損達到4229億元,今年預估再虧損500億元,累計到今年底,虧損將逼近5000億元。台電透露,根據計算,考量到發電成本與合理利潤,電價單價應為每度4.0968元,比去年9月提出的3.7556元高出不少,電價調漲幅度應該在9%。
賴建信說,去年經濟部就陳報行政院,提出1000億元追加預算,雖經過立院委員會審議,但最後結果仍未知,而今年提報1000億元的預算遭刪減,台電希望爭取的就是去年通過的1000億元預算,同時包括歲計賸餘、離島建設基金等經濟部都會爭取。
雖然此次電價審議委員聯手擋下「漲價」,但9月還有一次電價審議委員會,屆時電價漲不漲,端看是否能爭取到立院支持。
電價凍漲,不只大企業如釋重負,就連一般大眾、小商家們也都鬆了一口氣,從總體經濟角度來說,電價凍漲對於緩解今年物價壓力有很大的幫助,學者認為,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有機會控制在2%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