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屆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行平行論壇上,國際佛光會代表發表「女性的終身學習──以知賓為例」專題演講。圖/人間社記者侯雅倫
第69屆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平行論壇的五位發表人,永固法師(中)、陳永馨(左起)、史庭如、何美寶及陳澄慧,在聯合國大廈內的主題板前合照。圖/人間社記者王喬榮
【人間社記者侯雅倫紐約報導】國際佛光會今年連續第八年以非政府組織的身分,在第六十九屆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大會(CSW69)平行論壇上發表專題演講,今年的主題是「女性的終身學習──以知賓為例」,分享關於女性透過學習,重塑自我和提升內在素養,為自己的人生增值的溫暖故事。
紐約時間二十日下午六時,國際佛光會在紐約聯合國教堂中心舉行的平行論壇上發表了英語專題演講。發表人是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美東副祕書長永固法師、國際佛光會聯合國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何美寶、杭州申辦第十九屆亞運會的英文陳述人陳永馨、國際佛光會紐約協會長陳澄慧,以及溫哥華協會副協會長史庭如。
微笑、肢體語言 都是修行
永固法師闡述佛光會對性別平等的實踐,並分享佛光會裡特有的「知賓制度」培訓體系。佛光會長期推動聯合國十七項永續發展目標,尤其關注性別平等與世界和平議題,佛光會因此特別通過「知賓制度」培養女性潛能,提升女性的社會價值。知賓培訓分為「理念建設」與「實踐技能」雙軌並進。前者涵蓋信仰建立、三好四給生活教育,以及以慈悲智慧解決問題的能力;後者包含儀態訓練、聲線管理、國際禮儀等實務技能。如今,知賓團隊已成為佛光會國際交流的重要橋梁。
何美寶分享自己從「鐵面主管」到「微笑行者」的生命變化,她的職涯始於政府新聞處,歷經後來調任外交禮賓事務,現任國際工程公司首席行政主管。不苟言笑的她,讓辦公室的門檻彷彿築有一道無形高牆,同事不敢也不願走進一步。然而在佛光山道場服務後,體悟了一個道理:微笑比權威更有力量!何美寶分享,代表佛光會服務時,微笑、語氣、肢體語言都是修行。
陳永馨在十三歲時,從杭州來到倫敦寄宿學校。在異鄉尋找歸屬感的他,成為了佛光青年,也遇見了佛光山的知賓們。「他們用食物、善意和溫暖照顧我,讓我感受到家的溫暖。」陳永馨與團隊製作《通往杭州二○二二之路》,每一幀精采畫面背後,是不畏艱難的女攝影師,在酷暑、暴雨中扛著沉重設備,展現出不輸男性的堅韌與毅力的付出。「佛光山教會我,領導力是提升他人。」陳永馨特別強調女性團隊成員的貢獻,「他們不僅記錄故事,更親身活出故事。」
在服務中 綻放生命價值
陳澄慧指出,星雲大師倡導的人間佛教與聯合國SDGs的核心是不謀而合的,皆以「平等」為基石。陳澄慧說,知賓身著統一旗袍,從規範儀態到磨練平等心,每個微笑都是自我提升的契機。在佛光會的義工服務讓她學會「真正的成就,是讓他人因你而更好;我們不只是來幫助別人,而是來讓自己成長」。
「從被矚目的舞台,轉向服務他人的道場第一線,母親花了三十年學習以耐心化解衝突,用微笑傳遞佛法。」身為「知賓第二代」的史庭如,從曾是台灣知名藝人的母親身上,看見服務如何重塑人生。「佛光山對女性的教育,讓我們學會面對形形色色的人,應對各種挑戰,也因此讓公公婆婆放心將公司部分的管理權交給我。」知賓義工讓家庭主婦找回自信,在服務中綻放生命價值。
這些在各領域成就非凡的女性,以知賓的身分或對知賓的觀察,成功地分享了如何透過終身學習與服務,完善自我、服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