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多吃綠色蔬果 平衡身心靈疏肝氣

陳玲芳 |2025.03.20
570觀看次
字級
青色入肝,食用青綠色蔬果例如花椰菜,增加肝氣循環,有益消除疲勞、舒緩鬱結,有益健康。圖/123RF

【記者陳玲芳專題報導】時至「春分」節氣,從中醫觀點來看,春分是人體陰陽平衡的重要節氣,正好是一年當中「晝夜等長」的日子。中醫師提醒,一年之計在於春,應從調整作息、飲食宜忌、預防疾病及情緒調節,為身體健康打好基礎。

初鳴堂中醫診所醫師陳欣如表示,春分過後,代表春夏的陽氣開始升發,天氣漸暖,其養生重點在「養陽氣、疏肝氣」,作息宜「夜臥早起」:因春天有「升發」之氣,需把握春季的時光,讓身體有較長時間沐浴在春光之中。

雖然不用像冬天一樣早早上床,但是也不能超過晚間十一時就寢,因為晚上十一時是肝膽經的氣血循行最為旺盛的時段,也是肝藏陰血功能發揮的最佳時機,若是錯過此時,沒有好好養肝,就容易造成上火,導致身體的內分泌失去平衡。

晨起後可以做伸展活動,使身體與情緒,隨著春天的升發之氣,而備感舒暢。古人認為早起的時段為早上三至五時,但配合現代生活步調,可調整至五至七時起床,接著是最適合吃早餐的七至九時,開啟「能量滿滿」的一天。

麻油薑母料理

過補食物不宜

陳欣如中醫師說,飲食方面,宜攝取新鮮的綠色蔬果及纖維質,以改善腸胃道食積、溼熱的情況。以中醫觀點,春季對應肝臟,而青色入肝,青綠色食物能增加肝氣循環,有益消除疲勞、舒緩鬱結;同時,亦有保護視神經、明目的功效,春分時節多吃綠色蔬果,有益健康。

綠色食材包含青江菜、花椰菜、毛豆、芹菜、高麗菜等,也可以適時加入一點辛味蔬菜,幫助身體陽氣升發,如生薑等,但切記不要吃太燥熱、辛辣或過於進補的食物,如麻油或薑母料理。此外,酸性食物要斟酌攝取,因酸性主收斂,較不利於全身氣血散布。

茶飲方面,薄荷、桑葉、菊花、枸杞或玫瑰等花草茶,經中醫師評估後,即可於日常搭配飲用,「溼氣較重體質,可適量添加健脾化溼藥材,如陳皮、山藥等,都非常有幫助」。

陳欣如推薦一款春分茶飲「疏肝解鬱茶」,特別適合久坐、壓力大族群。藥材:藿香三錢、陳皮三錢、薄荷一錢(可加少量冰糖調味)。作法:將三味藥材用藥袋包裝,放入保溫瓶,加入一千毫升溫熱水,待三到五分鐘即可飲用。功效:去除體內過多溼氣,緩解身體緊繃、沉重感;有助紓解壓力、緩和煩躁易怒情緒,腸胃不適者也可安心飲用。

做運動或旅遊

適當紓壓放鬆

陳欣如說,除了養陽氣、疏肝氣,春季養生也要注重風邪的防護;春分時節忽冷忽熱、陰晴不定,由於氣候不穩,早晚溫差大,更需要加強頭頸及耳後的保暖,避免風邪入侵。

春天應保持心情暢快, 就中醫觀點,春天屬肝,「肝喜條達而惡抑鬱」;如能疏通情緒、化解鬱悶,即有助於春分養生;建議民眾,應適時紓解壓力,避免情緒緊張,或憂鬱、發怒。

春分時節,尤其不可忽視身心靈平衡,「再忙,也要加入適合自己放鬆的行程」,不論運動、冥想、閱讀或是旅遊等,都是不錯的選擇。適當的喘息,不僅能讓生活節奏更順暢,對於肝氣的調養,也有莫大助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