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光復 縱谷明珠馬太鞍 台灣運動員搖籃 文/人間社記者陳秀卿 |2025.03.17 語音朗讀 144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吉利潭是阿美族人的祈雨聖地。圖/人間社記者陳秀卿大農大富平地森林花海。圖/人間社記者陳秀卿棒球是太巴塱國小重要的體育活動。圖/人間社記者陳秀卿大農大富平地森林「楓香步道」。圖/人間社記者陳秀卿「自強外役監獄」為開放性矯治機構,圖為外役監農場。圖/人間社記者陳秀卿花蓮糖廠舊宿舍整修後成為旅館。圖/人間社記者陳秀卿光復鄉有「樹豆的故鄉」之稱,圖為樹豆的豆筴與花、葉。 圖/人間社記者陳秀卿 西富國小與社區合作生產「友蝠米」稻田。圖/人間社記者陳秀卿花蓮糖廠轉型為觀光糖廠,並推出仿古小火車。圖/人間社記者陳秀卿地方稱為「佛祖廟」的保安寺。圖/人間社記者陳秀卿 文/人間社記者陳秀卿花蓮縣光復鄉原名「馬太鞍」,因台灣光復後設治而得名。「馬太鞍」是阿美族人的傳統生活領域,昔日長滿了樹豆(又稱木豆、蒲姜豆、觀音豆),阿美族語稱樹豆為「馬太鞍」(Vata’an),因此成為地名由來,也被稱為「樹豆的故鄉」。光復鄉位於花蓮縣中部,介於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的花東縱谷中段,清朝時期,地籍圖上登記有馬太鞍社、太巴塱社、馬佛社、沙荖社等原住民聚落,隸屬於台東州。其中尤以「馬太鞍」、「太巴塱」兩大部落牽動光復鄉的歷史脈絡。「馬太鞍」規模較其他部落龐大,自然資源豐富,孕育出多樣的生態系統,號稱「阿美族的首都」。馬錫山下的芙登溪與馬太鞍溼地,是阿美族的漁獵場域,承襲傳統的「巴拉告」(Palakaw)捕魚技術,展現族人與大自然共存的生活智慧。位於馬錫山麓的吉利潭,原本是日據時代人工開鑿的儲木池,是台灣原生種雙色澤蟹、拉氏清溪蟹、菊池氏細鯽等動物的棲地,也是阿美族人的祈雨聖地。潭中的「映月橋」與水面倒影構成一個圓形,被戲稱為花蓮版的「大湖公園」,另有戲水道、生態浮島等設施。棒球之鄉 太巴塱明星街光復鄉運動人才輩出,可謂台灣運動員的搖籃,包括曾俊傑、吳阿民、李阿土、朱瑞芳、田阿妹、古金水等馳名國際的選手,以及職棒球員「萬人迷」王光輝、陳義信、黃忠義、周思齊、王威晨(王光輝之子)等人都出身光復鄉。太巴塱國小創立於1901年,是台灣棒球的搖籃,在日據時代就成立棒球隊,曾參加1930年花蓮港少年大會;台灣光復後,1974年再度成立少棒隊,獲獎無數。學校附近的富愛街,短短100公尺內就出了6名職棒明星,被稱為「明星街」。太巴塱(Tafalong)的阿美族語意為「白螃蟹」,昔日在太巴塱地區有很多這種白色的陸生蟹,因此為名。在海岸山脈193線道上,有一級保育類的柴棺龜和斑龜、食蛇龜偶遭路殺,居民不忍,設置「請龜速行駛」警示牌,提醒野生動物出沒,展現原住民的愛心與幽默。糖業興衰 記錄產業變遷1921年,日本政府在馬太鞍設立花蓮港製糖所大和工場,曾是東台灣製糖業的核心。2000多公頃的蔗田,獲得「綠野香坡」的美名。後來因糖價長期低迷,加上製糖成本過高,製糖工場於2002年停產,轉型為觀光糖廠,除了保留原有的冰品事業外,還推出仿古小火車,讓遊客體驗昔日甘蔗運輸風情;至於舊有的日式宿舍群,經整修後則化身為旅館。宮廟傳奇 小錦蛇為部將相傳清光緒3年(1877年),有一名白髮老叟肩挑竹簍,將竹簍放置在馬太鞍社通事黃連勝住宅門前,隨後飄然而去,竹簍中放有銅鑄釋迦牟尼佛像。黃連勝先將佛像安放自宅堂內,後來在保安寺現址營建茅舍,供奉佛像,為光復鄉的信仰中心。俗稱「蛇廟」的仁壽宮,主祀感天大帝,相傳建廟完工後,信徒在神桌下發現一條小錦蛇,經多次野放,然而小錦蛇仍不斷回到廟內,經向神明請示,得知為玄壇元帥部將,於是將蛇養在正殿右側,名為「使者洞」,令人嘖嘖稱奇。平地森林 野生動物天堂花蓮糖廠糖業停產後,諾大的「綠野香坡」改種台灣原生樹木,成為全台最大的平地森林──大農大富平地森林,並設有生態廊道,讓動物可以在在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自由遷徙,目前已記錄到台灣山羌、白鼻心、麝香貓、食蟹獴、台灣野兔等野生動物。大農大富平地森林面積約有1250公頃,設有多條林區自行車道,其中「楓香步道」是網美打卡景點。平地森林遊客中心前的花海,每逢春天盛開,繽紛燦爛,吸引無數遊人。平地森林東側的自強外役監獄,是一處開放性的矯治機構,四合院農莊式建築,紅瓦白牆,以農畜業與手作藝術做為教化項目,生產有機蔬果、土雞蛋、雕刻等作品,並設有咖啡烘焙坊,對外營業,旨在培養受刑人的勞動價值觀,重建自信,找到人生新方向。平地森林北側的西富國小,致力於蝙蝠保育,並與社區合作生產「友蝠米」、復育學校旁的馬佛溪。校護張素連更以環保、食安、生命教育等方式,凝聚校園及社區,獲2021年師鐸獎,是當年唯一以護理師身分的師鐸獎得主。 前一篇文章 台東.海端 青山綠水藏祕境 白雲翠谷訴悠情 下一篇文章 宜蘭.南澳 夢幻嵐靄與潮音 織就山海原圖騰 熱門新聞 01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多元宗教慈善關懷2025.10.2002【閃文集】 一生擁抱自然——珍‧古德2025.10.2103祈福.勝尾寺2025.10.2004佛光慈善音樂會 援助北宿霧重建2025.10.2205【小城故事】 兩冤家2025.10.2106【歡喜收穫】 圓一個幸福園藝夢2025.10.2107東禪寺考生祈福會 助正念自信應考2025.10.2208行動奶奶傳奇 1年淨化52海灘2025.10.20093佛光人行佛敬老孝親 老人節獲表揚2025.10.2010佛光山新馬寺 為逾2200考生祈福2025.10.2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屏東.萬丹 沃野平原覆綠蔭 萬舟雲集酪農情高雄.大寮 古樸聚落映史蹟 薪火相傳留印記 作者其他文章山林海岸多變幻 八仙聽浪加走灣秀姑巒溪泛舟趣 蜜香紅茶滌塵慮花蓮佛光人雲水浴佛 散播祝福【全球佛光人緬懷星雲大師】月光寺僧信 發願承師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