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誰家孩子好吵,沒人管」、「不會管就不要生」…… 在公共場所偶有所聞類似言論,讓不少家長坐立難安,擔心孩子稍有哭鬧或出現較大聲響,會引來旁人異樣眼光,甚至被喝斥。台灣也愈來愈多餐廳、飯店,為了維持環境與寧靜氛圍祭出「禁孩令」,這類禁止兒童入內的規定,引發正反討論。
國內愈來愈多餐廳、甚至飯店等明定「禁孩令」,使得家長外出旅遊用餐時,都得先查查是否有類似規定,或者只能往親子友善餐廳前進。帶孩子外出,似乎已不能說走就走,得做更多準備。
陳姓家長表示,例如有餐廳是寵物友善餐廳,但是卻「禁止十四歲以下小朋友」入內,也有美食咖啡廳貼出不接待十二歲以下孩童,也有規定國小畢業以上民眾才能入店等。此外,也有家長提到,還有一些風景名勝區域,也有兒童禁入的相關規定,這些都是家長必知資訊,以免踩雷。
大部分明定「禁孩令」的場所,大多是想要確保客人有舒適環境與氛圍,雖然被認為對親子家庭不友善,許多民眾甚至家長本身對明定「親子不友善」的餐廳表示讚賞與支持,認為這是店家自由與營業機制。不過,也有言論認為,並非所有孩子都會吵鬧、製造混亂,這等於是用少數特例來概括全部人,已是社會對孩童的歧視,但卻有人拍手叫好。
不僅台灣,南韓、中國大陸也愈來愈常見有餐廳禁止孩童入內。根據南韓媒體報導,全韓已有數百個公共設施為「兒童禁入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