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空】闖入猶太教徒的世界

文/周岳虹  |2025.03.08
315觀看次
字級
黑帽、黑衣、鬢髮捲成辮子的傳統派教徒。圖/123RF
猶太食物融合各國特色。圖/123RF
猶太人喜歡吃這種打結的烤餅。圖/123RF
不少人頭頂戴著小圓帽,身穿傳統戒律服。圖/123RF
遠眺橄欖山的猶太墓園。圖/123RF
放置一小段經文的經文匣。圖/123RF

文/周岳虹

為什麼猶太男人要帶小圓帽?為什麼衣服上總有四條白線?為什麼有些商店寫著Kosher?為什麼家門口總有捲經軸及經文匣?為什麼猶太人墳墓上不放鮮花卻放石頭?許多的「為什麼」,牽引我走進以色列一探究竟。

從約旦進入以色列Eilat,見到猶太男生頭上戴小圓帽,已婚女生包上頭巾,因為他們相信上帝在天上保佑大家,子民的頭頂不能直接對著上帝,再加上為了區隔人與神,所以戴上圓帽或者頭巾,以示對上帝的尊敬。

衣飾和信仰密切結合

此外,注意觀察猶太男生的衣服,通常從腰際之處會垂下四條白線,也就是一件白色衣服,四個衣角各有一條粗線,一條粗線再延伸為八條細線,最後加上五個結,表示613條戒律,穿著上這種衣服,主要是提醒自己隨時記得遵守,因為,摩西出埃及在西奈山與上帝耶和華約定:人類要遵守613條戒律,救世主彌賽亞才會來拯救他們。

然而,猶太教雖為一神教,依然有許多派別,且人類的思想隨著時代改變,不見得每位猶太教徒都嚴格遵守著規定。

如果到台拉維夫或海法, 幾乎不見男生戴小圓帽或穿附有四條線的白衣,安息日照常有人開小巴士、經營酒吧,已婚女生也不見得都會把頭髮包起來。

耶路撒冷嚴遵諸戒律

但如果是到耶路撒冷舊城,那麼每個人幾乎都會穿載小圓帽或白衣,甚至處處可見終年穿著黑大衣、戴黑帽、鬢髮捲成辮子的男生。相對於一般猶太教徒,他們抵死遵守傳統猶太戒律,是猶太教當中的正統派,統稱之為Haredi(哈西迪教派)。

而依正統派各支派不同,信徒的服飾、髮型或行為,受到戒律的影響各自有異。有的與非配偶的女性說話,必須保持距離;有的坐公車時,不與女性同座;有的只說自己的語言,完全不想理會其他南腔北調或外國話,有的則會試著說英語,讓我認識猶太教多一點。

待在耶路撒冷的日子,觀察不同猶太教派的服飾和教徒行為,成為我這個觀光客最大的樂趣。

Kosher Food 教徒才可食

在觀察猶太教徒的服飾之後,我想著買些食物犒賞自己。奇怪的是,披薩店、簡餐店,甚至麥當勞,招牌上怎麼都寫著Kosher(希伯來語,指猶太教徒可食的食材)呢?

原來,猶太教對於食物有所規定,如果商店遵守規定而販賣食物,商店招牌就會標上Kosher。

這些規定包括哪些呢?第一、可吃牛肉,不可吃豬肉和馬肉;第二、海鮮類只吃有鰭有鱗的魚,不吃無鱗無鰭者,如鰻、鯊魚、螃蟹、蝦子等,都不能吃;第三、肉需放血才能食用,就是不能生吃的意思;第四、不吃肉和奶混合的食物,所以,寫著Kosher的麥當勞,不賣起士加牛肉的漢堡,寫著Kosher的義大利麵館,不賣白醬雞肉麵。

看到這裡,請別擔心食物的選擇性低,當地並不是每家都是Kosher商店,事實上,以色列境內常可見到鄰近的阿拉伯國家食物,例如Falafel,而且幾乎已經成為以色列的「國食」。

食物大熔爐兼容並蓄

再者,猶太人在二戰期間流亡各國,戰後從四面八方回到以色列定居時,紛紛將來源國的飲食帶進以色列,所以,當我問當地人:「哪裡可以吃到猶太人特有的食物?」猶太青年竟逗趣地回我:「什麼?你要吃我(猶太人)?嚇死我。其實,猶太人食物的特色,是混合其他國家的美食,沒有猶太人自己特有的食物啦。」

吃完美食之後,繼續在猶太社區閒逛,我發現每家門口都有個小盒子,這又是什麼呢?

原來,在以色列,是由男性擔任專職抄寫經文者。猶太男人用竹片羽毛筆,蘸墨將經文寫在紙上,之後把片段猶太聖經經文放在方匣裡,將匣子放在家門口,進門之前,用手先碰唇再輕碰方匣,代表念過一次經文,也因此,華麗型或簡約型的經文匣應運而生,書店裡皆有販賣,生活隨時與宗教相結合。

猶太墓園石頭表永恆

那麼,猶太墓園又會有何特色呢?

我曾旅遊到捷克布拉格,因沒時間去看猶太墓園,而引以為憾,現在到以色列耶路撒冷,應該去老城東邊山上的墓園看一下,以補足這段缺漏。

猶太人最大的墳墓群,位於耶路撒冷橄欖山上(耶穌最後停駐地及升天處,山上遍栽橄欖樹),每座墓上沒有鮮花和水果,卻放置許多石頭。猶太人相信:石頭是永垂不朽的,葬於橄欖山也將不朽。

猶太人更相信先知祭司以西結的預言:救世主彌賽亞將會在橄欖山復活再臨,並從對面的黃金門走進來,因此害怕的阿拉伯人,曾將黃金門封閉1000年。所以橄欖山一地,對猶太人有很深刻的意義存在。

經過諸多的聊天和探尋,我不得不佩服,猶太教鉅細靡遺的規定,更激賞嚴守這些規定的猶太人,對旅行以色列的我而言,這一切都是那麼特別且難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