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核三廠昨日上午突冒黑煙,屏東縣消防局表示,廢棄空壓機廠房後方2座冷卻水塔起火,火勢已熄滅、無安全疑慮。圖/中央社
【本報屏東訊】屏東縣恆春鎮第三核能發電廠昨日上午發生火警,現場冒出大量濃煙,嚇壞周邊民眾,所幸火勢很快撲滅,並未釀成大災。台電表示,火警是空壓機廠房拆除過程中,火星飄到冷卻水塔燃燒所致,對發電與核能安全並無影響,亦無人員受傷。
台電表示,昨日上午11點23分接獲通報,核3廠內廢棄的空壓機廠房南側冷卻水塔起火燃燒,廠內消防隊立即開始滅火,並11點35分撲滅火勢;屏東縣消防局接獲通報後亦派出人車支援,11點50分回報火勢完全熄滅。
2號機 維持正常發電
核三廠表示,該廠房設備已停用,並依照程序拆除,工作前也完成申請手續,並與檢驗員與工安巡查員做好防火與監火準備。沒想到因為當時落山風太強,竟將火星吹散,現場工作人員一發現起火立即滅火,不過因風勢實在太大,加劇火勢無法撲滅,才緊急通知電廠消防隊滅火。
台電強調,空壓機的廠房與目前運轉中的2號機距離約50公尺,火勢並未影響2號機,仍維持正常發電,亦無輻射外洩疑慮,發電及核能安全都未受影響。之後會進行後續調查及檢討,並釐清相關責任,避免事件再次發生。
恆春鎮長尤史經表示,火警他是看臉書才知道的,便連忙趕往核三廠,半路上聽到火熄滅了,才放下懸著的心。
他指出,核三廠的安全措施不夠完備,事情發生當下也沒有通知鎮公所,他直到12點多才收到核3廠的LINE說明,速度太慢,難怪引起鎮民恐慌。
5月除役 核電時代終結
核三廠2號機今年5月17日將除役,終結台灣核電時代,未料停役前傳出火警,還被起底核三廠是出事常未通報的「累犯」。而核三廠退場後,電力缺口該如何填補,核廢料何去何從,均是挑戰,台灣究竟就此陷入缺電危機,抑或步入美好的「非核家園」,很快就能驗證。
隨著核三廠退場,最棘手的問題莫過於電力結構改變,目前台灣燃氣發電占比逾5成,再生能源儘管持續成長,礙於天候等因素,難保供電穩定。國內近年電力需求持續上升,夏季尖峰時段供電尤為吃緊,據台電2023年的統計,台灣全年總發電量約2900億度,核電約貢獻約260億度,占比9%。核3廠完全停機後,這部分電力需改由其他能源補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