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護理師荒延燒,造成關床危機,急診壅塞嚴重。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紀淑靜表示,除了改善薪資待遇、工作壓力、職場環境,提出「男性護理師在醫院服替代役」措施,可銜接專業技術,且退伍後即可正式執業,不致因「等當兵」而中斷專業與事業。
公會提訴求 國防部同意
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統計,截至去年12月,扣除逾65歲未執業者,領證(護理師)人數30萬9391人,執業人數19萬3876人,男性護理師僅8830人(4.6%)、女性護理師18萬5046人(95.4%),整體平均年齡39歲。
全聯會監事長高靖秋表示,政府如果開放醫院替代役,男性護理師就不用擔心收到兵單後,必須離開原來職務、斷了年資,應可吸引更多生力軍。
護理師公會全聯會於2023年積極推動男護理師醫院服役,讓男護理師以「留職留薪」方式在醫院服替代役,高靖秋表示,該項訴求在2024年10月有了新進度,立法委員王定宇與多位跨黨派立委,於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提出臨時動議,國防部同意辦理。
王定宇立委辦公室指出,目前男性護理人員退伍後重返職場,需再花時間適應醫療環境,呼籲國防部研議具有護理師證照的役男,優先分發至國軍醫院服務,增加人力,發揮所長;三軍總醫院等14間國軍醫院,可供221名役男服替代役。
花蓮慈濟醫院夜班護理長凃炳旭是該院第一位男性護理師,堅守崗位29年,他回想當初從基本功學起,連幫臥床病人換床單,都得請教前輩,足足花上1年時間,才摸熟急診室醫療作業,他說:「當兵如果沒有銜接上專業技能,真的很容易忘光原有技能。」
彰化秀傳的護理部督導許哲銘表示,他投入護理界已經35年,當時北醫打破性別刻板印象,招收男學生,時任北醫大護理學系主任盧美秀也常鼓勵:「男性可以創造護理新價值。」許哲銘指出,男護理師的培訓時間長,服兵役若能結合專業技能與經驗累積,也能解決軍醫院缺護理人員的困境。
發1萬津貼 留才強心針
醫學中心急診壅塞,備受專注,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說,天氣逐漸回暖,上呼吸道疫情及心腦血管患者減少,配合醫院啟動調床機制,預見急診壅塞會慢慢好轉,但壅塞關鍵是護理人員流失,醫院關閉病房所致,此問題不解決,急診壅塞將成為常態。
對於紀淑靜日前喊話,政府應透過公務預算補助醫院臨床護理人員薪資,每人每月1萬元津貼。對此,朱益宏認為,如果政府願意提供津貼,「這是一劑強心針」,由於去年稅收超徵5000億元,依目前臨床護理師約12萬人,每人加發1萬元,一個月約12億元,並可每年檢視加發津貼後,護理人員留任情形,隨時進行檢討。
朱益宏說,短期計畫可以每年加發1萬元津貼,搭配中長期健保改革支付標準,給予更多挹注,如果明年再加發1萬元,政府明年可以減少至7000元,醫院支付3000元,以此類推,改善護理人員的薪資條件,順利留任人力後,就可以不關閉病床,讓急診患者順利入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