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新竹科學園區產業讓世界看見台灣,不過竹科人工時長壓力大,焦慮緊張成日常。新竹縣市5年來新開業的心理諮商機構,從10家增至33家,且集中在竹科鄰近的竹市東區、竹縣竹北市、竹東鎮。竹科管理協會祕書長李道霖不諱言,心理諮商已是竹科人生活的一部分。
衛福部醫事資料顯示,新竹市精神科醫療機構有11家,其中8家就位於竹科所在地東區;新竹縣共有15家,其中9家都在竹北市,另外有4家在竹科3期預定地竹東鎮。
諮商心理機構數增加速度很驚人,新竹市衛生局統計,諮商心理機構數5年來從4家增加為13家,新竹縣也從6家增加為20家。
科技業過來人說,台積電碩士員工年薪上看200萬元、博士300萬元起跳,但高薪水、高工時、高壓力「三高」不是喊假的,很多人生活只有工作。有工程師說,穿無塵衣長時間盯機台,常常得憋尿,日夜輪班更是常態,薪水不低,但很多人生病離職。
有竹科工程師說,竹科雖然收入高,但工時太長,幾乎沒有私人生活;熬過菜鳥期結婚後,面臨事業衝刺與家人需要,常蠟燭兩頭燒,幾乎身心俱疲。
過來人直言,竹科人很少沒有肩頸痠痛、焦慮失眠、自律神經失調等症狀。
南科大廠的林姓產線主管說,有萬全準備才有高良率,科技業如此,人也得如此,他每兩周就去復健科報到,透過一對一指導,放鬆僵硬部位、加強核心力量,才能有抗壓性;保養身體要花錢,但非常值得。
竹科生活圈壓力大,有心理師分析,竹科人重視心理健康,有較高意願和經濟能力尋求心理諮商與治療。
不過,非科技新貴的上班族雖有穩定工作,但坊間諮商費用每次從1500元到2800元不等,等於普通上班族一、兩天薪水,讓有需求者大喊吃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