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急診壅塞成為近日關注重點,但二二八連假讓醫學中心急診待床人數仍高。急診壅塞已台灣醫療環境常態,因為工作壓力大,缺乏新血願意投入,台大醫院副院長婁培人說,近期急診住院醫師招募至第二、三輪才滿額,中生代醫師靠著熱情苦撐,但人力短缺,一名醫師要照顧的病人數量,是早年兩倍以上,達四十人。
急診醫學會理事鍾亢表示,目前離開急診現場的多是年輕與中生代醫師,工作繁重,加上護理師不足,健保給付讓分配不公,最後選擇離開,有人前往基層診所,有人開業。
急診醫師有處理急重症經驗,開業游刃有餘,診所不用輪班,薪資與醫院差不多,甚至更好,成了急診出走的推力。
急診現況是靠中生代醫師「用對醫學的熱情、對病人的犧牲奉獻在撐」。婁培人表示,過去每位急診主治醫師平均照顧二、三十病人,現在卻要照顧三、四十人以上,且以台大醫院來說,即使暫留急診,病人病情均相當複雜,一位醫師照顧如此多人,壓力很大,負擔也增加,年輕醫師看到現況,更不想投入。
近日衛福部為紓解急診壅塞,啟動部立醫院綠色通道,以期建立聯防機制,讓病人分流下轉。但專家表示,醫學中心長期面對上轉病人遠多過於下轉病人,而下轉困難,多因地區醫院跟區域醫院滿床,無法收治,應減少上轉病人,才有效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