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科技巨頭阿里巴巴集團執行長吳泳銘昨日宣布,未來3年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7兆元),用於建設雲端和人工智慧(AI)硬體基礎設施,總額超越過去10年總和。這也創下大陸民營企業在雲端和AI硬體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投資紀錄。
阿里宣布最新投資計畫的前一周,阿里創辦人馬雲,才罕見公開露面出席在北京的民營經濟座談會,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上期許民企要加強自主創新、推動科技創新。此次重磅投資無疑展現阿里對技術創新的高度重視。
目前,阿里雲是亞洲領先的雲端運算公司,在大陸市場市占率最高,其自主研發的開源大模型「通義千問」在全球開源社群亦備受關注。從2023年8月起,通義千問相繼開源4代模型,衍生模型超過9萬個。阿里方面表示,人民幣3800億元龐大資金持續投入,能大幅提振相關產業信心,同時也顯示阿里一如既往相信未來、投資未來。
在歷經北京當局嚴厲整治對其網路業務構成重創後,阿里正捲土重來。集團將業務重心集中在AI和電商領域後,公司業務從去年開始好轉,財報表現亮眼。
吳泳銘在財報會就表示,未來3年,阿里將圍繞AI這個策略核心,在AI基礎設施、基礎模型平台及AI原生應用、現有業務的AI轉型等3方面加大投入,並指AI時代對於基礎設施有明確而龐大的需求,未來3年在雲端和AI的基礎設施投入預計將超越過去10年的總和。
摩根大通此前分析,隨著AI功能消費的增加,阿里雲的營收預期可能會上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