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改革 面臨超高齡3挑戰

 |2025.02.22
161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享譽全球的健保制度,今年邁入30年,曾完成「二代健保總檢討報告」的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董事長黃煌雄,昨於「健保30周年永續研討會」指出,健保改革已到「深水區」,且正面臨「超高齡化」、「少子化」與「新科技」等3大挑戰;與會專家指出,健保透過總額強硬控管醫療費用支出,未來是否要繼續施行總額制度,需嚴肅檢討。

3度漲費率 2衛生署長下台

黃煌雄說,超高齡化意味健保支出增加、少子化則弱化健保收入,兩者結合造成世代不正義,使健保財務負擔成為不可承受之重。另外,科技化則引發醫療機構間的軍備競賽,為因應新科技及新藥品使用,有些醫療機構的自費醫療已占收入比重40%以上,既違背健保創立的初衷,也擴大醫療的不平等。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連賢明說,健保歷年均未大改,不調整費率、不進行結構改革,僅依靠政府撥補,非健保永續之道,全民健保滿意度雖高,但每當調升保費費率,民眾皆會出現「經濟焦慮」,並轉向影響健保滿意度,3度調漲費率,讓2任衛生署長下台,調漲費率有難度,健保收入受限,政府把力道轉向「控制健保支出」,但此方法卻讓民眾健康受影響。

台北榮總副院長李偉強說,台灣醫療支出遠低於日韓,僅占6.1%,投資不足也讓醫療院所經營困難。對民眾而言,醫療自費診所家數連連提高, 從2015年的1000多家增加到2023年的1500家,健保改革仍首重開源與塑身。

醫改會董事長劉淑瓊說,「政府其實不要用不漲健保費,作為取悅民眾,或得到選票的一種方式。」台灣需評估總額結構下的文化、政治等因素,制定合適支付制度,並從分配正義、協商制度及成效課責等三重點著手改善。

個別總額 引發醫院跳腳

衛福部今年起推動「個別總額」盼能優先能解決分級醫療議題,但首波訂出醫學中心門診營收占比需在55%以下,卻引發醫院跳腳,對於現階段正在變革的制度,衛福部長邱泰源說,醫學中心理應著重急、重症住院,若門診比率太高的確應檢討,優先解決支出問題。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說,為讓健保永續、醫療機構不需再面對營運壓力,應調升健保費率,擴充健保大水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