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
去年國旅人次56.15億
年增14.8%
中國大陸文化和旅遊部的數據顯示,2024年,國內出遊人次56.15億,年增14.8%。國內遊客出遊總花費人民幣5.75兆元(約新台幣25.87兆元),年增17.1%。圖/中央社
西班牙
旅客去年破9400萬人次
觀光收益4.3兆元創新高
西班牙觀光業2024年爆炸性復甦,全年國際旅客人次突破9400萬,比2023年成長10%,消費金額更飆漲16%至1260億歐元(約新台幣4.3兆元),再創歷史新高,官方預估2025年將會持續成長。圖/中央社
整理/陳聖綸
英國
數位駕照今年上路 政府將推新版App
英國政府今年將推出數位版駕照,只要安裝政府的智慧手機應用程式(App)便能使用,並且接受民眾在搭國內線班機或選舉投票時,能出示作為身分證明,以推動公共服務轉型,也讓人民的生活「更簡便」。
英國政府表示,數位版駕照並非強制採納,當局仍將發行紙本駕照,政府將推出新的App「Gov.uk」,數位駕照會存放在政府App的虛擬錢包內,而非加入Google或蘋果智慧手機的錢包服務。
數位駕照的安全驗證方式類似許多銀行的App,只允許駕照持有人才能取得,將使用許多現有的功能,例如生物辨識或多重驗證。而且,未來數位駕照將與英國超市自動結帳機和數位駕照相連結,如此一來顧客將不必再等待店員過來確認年齡。
中國大陸
全球首列碳纖維地鐵 青島上路
中國大陸青島地鐵集團與中車青島四方股份公司,聯合研製的全球首列碳纖維地鐵列車「CETROVO 1.0碳星快軌」,日前在青島地鐵一號線投入商業營運。
中車青島四方股份公司主任設計師劉金柱表示,碳纖維具有輕質、高強度、抗疲勞、耐腐蝕等優點。相較於傳統地鐵,碳纖維地鐵列車具有更輕、更節能、乘坐更舒適、輪軌磨耗更少、運維成本更低等優勢。據營運計畫,這款碳纖維地鐵列車,在青島地鐵一號線上線初期,將正常上線載客營運,於山里站發車,在山里至興國路上下行區域往返運行。
此外,這是商用地鐵列車領域首次採用主動徑向轉向架技術,可大幅減小過彎道時的「嘯叫」,曲線通過噪音降低15分貝,車內噪音降低2分貝。
日本
高麗菜價爆漲4倍 衝擊民間拉麵店
高麗菜是日本常見的家常蔬菜,但近來日本的高麗菜價飆漲不止,影響很多民眾。特別是需要高麗菜作為配料的拉麵店,原本就受到其他成本上漲的衝擊,如今連一向經濟實惠的高麗菜都價格攀高,也只能想辦法苦撐。
位於鳥取縣米子市的拉麵店「笑福米子陰田店」,店家平常一天會用8顆高麗菜。過往在便宜的時候,8顆高麗菜的成本約1000至1200日圓(約新台幣211至254元),現在8顆高麗菜的成本,漲到4倍的4800日圓(約新台幣1016元)。
日本農林水產省指出,目前日本全國平均的高麗菜價為1公斤453日圓(約新台幣96元),是過往的3.36倍。在米子市境內的超市,一顆高麗菜的價格已逼近500日圓(約新台幣106元)。
荷蘭
環球音樂與Spotify 達成新授權協議
全球最大音樂公司環球音樂集團(Universal Music Group)與串流巨擘Spotify,日前宣布達成一項多年期的直接協議,這份協議將影響錄音與發行版稅的費率。
這份聯合聲明並未透露協議的金額或具體期限細節,但表示環球音樂集團與Spotify將「密切合作,推動串流創新的新時代」。聲明指出:「藝人、詞曲創作者和消費者將受益於全新及不斷更新的服務,包括新的付費訂閱層級、音樂與非音樂內容的整合,以及更豐富的影音內容。」
美國音樂雜誌《告示牌》(Billboard)表示,這是自2018年《音樂現代化法案》(Music Modernization Act)通過以來,Spotify與發行商達成的首份直接協議。
歐盟
5千萬歐洲人常感寂寞 影響健康、社會緊密度
據歐洲聯盟跨機構大型研究計畫「寂寞歐盟」(Loneliness in the European Union)調查,27個歐盟會員國人民,平均13%經常覺得寂寞,相當於5000萬人口,且寂寞致死率高於肥胖症,不只影響健康和社會緊密度,也影響政治行為。
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就業與社會事務委員會(EMPL)主席安德森(Li Andersson)在去年11月下旬一場聽證會表示,寂寞被形容為「沈默的流行病」,前述調查發現傳遞的警訊深值重視。
報告稱,除了有13%歐洲人在受調查時的過去4周常覺得寂寞,也有35%歐洲人處於有時感到寂寞的狀態。其中以島國愛爾蘭最嚴重,盧森堡、保加利亞及希臘次之;寂寞比率最低的是荷蘭、捷克、克羅埃西亞及奧地利。
西班牙
旅客去年破9400萬人次
觀光收益4.3兆元創新高
西班牙觀光業2024年爆炸性復甦,全年國際旅客人次突破9400萬,比2023年成長10%,消費金額更飆漲16%至1260億歐元(約新台幣4.3兆元),再創歷史新高,官方預估2025年將會持續成長。
西班牙工業與觀光部長埃雷烏(Jordi Hereu)日前公布2024年觀光數據時表示,去年是破紀錄的一年,數字表現非常亮眼。最重要的是,「觀光收益成長率超過了遊客數量成長率」,為西班牙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收入。
旅遊業榮景也提升就業率,2024年12月西班牙觀光產業就業人數占全國就業人口12.7%,高達260萬人,比2023年同期增加3.8%,達歷史高峰。埃雷烏預估,西班牙2025年可望吸引1億人次國際旅客造訪。
中國大陸
去年國旅人次56.15億
年增14.8%
中國大陸文化和旅遊部的數據顯示,2024年,國內出遊人次56.15億,年增14.8%。國內遊客出遊總花費人民幣5.75兆元(約新台幣25.87兆元),年增17.1%。
據大陸國內旅遊抽樣調查統計結果,2024年國內出遊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加7.24億。其中,城鎮居民國內出遊人次43.70億,年增16.3%;農村居民國內出遊人次12.45億,年增9.9%。
分季來看,第1季國內出遊人次14.19億,年增16.7%;第2季國內出遊人次13.06億,年增11.8%;第3季國內出遊人次15.12億,年增17.2%;第4季國內出遊人次13.78億,年增13.2%。此外,2024年國內遊客出遊總花費人民幣5.75兆元,比2023年增加人民幣0.84兆元(約新台幣3.81兆元),年增17.1%。
紐西蘭
迎數位遊牧潮
開放度假旅客遠距工作
紐西蘭為振興觀光及經濟,移民部長史丹福(Erica Stanford)日前宣布,即日起放寬停留簽證(visitor visa)規定,開放前來度假的旅客也能遠距工作,期盼藉此增進消費,並讓旅客愛上紐西蘭。
史丹福說:「這是紐西蘭得以拓展的全新旅遊市場,我們希望人們將我國視為理想的地方,能夠一邊旅遊、一邊工作。」他指出,目前不清楚有多少人會這麼做,但他國的數位遊牧簽證(digital nomad visas)「異常受歡迎」,而紐西蘭的目標是吸引希望在這裡工作和旅遊的人。
紐西蘭經濟去年第3季陷入技術性衰退,政府正設法振興經濟。紐西蘭受到新冠疫情衝擊,觀光旅遊業至今未完全復甦,國際旅客量僅恢復到2019年的86%左右。
印尼
青壯世代移居新加坡
政府增工作機會留才
印尼官員日前表示,2019年至2022年,有3912名印尼人移居新加坡,其中多數公民為青壯世代,即25至35歲,並指出,須確保學生自大學畢業後能銜接就業,同時增加工作機會,以避免人才持續流失。
印尼人口和家庭發展部及國家人口和計畫生育局(BKKBN)副部長伊西亞娜(Ratu Ayu Isyana Bagoes Oka)日前表示,目前正與其他政府部門研究,如何應對印尼公民出走至其他國家就業的情況,「人才流失的原因之一是就業問題,因國外擁有更好的工作機會」。
伊西亞娜補充,人才流失對印尼而言是個挑戰,因印尼正擁有人口紅利,預計2030年將達到巔峰,而人口紅利正是印尼成為已開發國家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