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90後創意行銷 酪梨變耳機、項鍊

 |2025.02.06
551觀看次
字級
大萌鏡頭下的村民頭戴「酪梨耳機」,創意滿滿還兼具時尚。圖/取自《紫牛新聞》
大萌以村民為「模特」,拍攝一張張酪梨與人的照片,讓孟連人文特色「大放異采」。圖為他的攝影作品〈牛油果星球〉。圖/取自小紅書@酪梨星球大萌
大萌以村民為「模特」,拍攝一張張酪梨與人的照片,讓孟連人文特色「大放異采」。圖為他所拍攝的女孩榕榕。圖/取自小紅書@酪梨星球大萌
大萌(前)在孟連種下第一批酪梨,帶動村民投入種植。圖/取自《紫牛新聞》

【本報綜合報導】把酪梨當耳機、將檸檬做墨鏡…一張張極具創意的人像照片,讓中國大陸雲南省孟連縣的酪梨(或稱牛油果)文化產業大放異采。這些照片是九○後「農場主」大萌所拍攝,其中一張女孩與酪梨的合照更登上雜誌封面,甚至還被被機場、地鐵用於推廣雲南旅遊。大萌做為新農人扎根鄉村種植酪梨的經歷,也曾被央視點讚。

外媒報導,大萌在雲南孟連土生土長,是大陸西南少數民族──哈尼族,祖祖輩輩定居在大山與雲海之中,幾乎與世隔絕,記憶裡除了說哈尼語,就是做不完的農活。他在十八歲之前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走出大山。

大學畢業後,大萌帶著相機走出大山,成為一名旅行體驗師和公益攝影師,在四十多個國家地區留下足跡、書籍和攝影作品。累積足夠攝影經驗後,他開始重新思考與家鄉的關係,希望帶給家鄉一點改變,於是決定回到自己的故鄉,把收穫的見聞學識帶回大山裡。

貢獻見聞學識 

讓大山變鮮活

有感家鄉民族文化深具特色的大萌,決定用攝影來記錄人文風貌,恰逢孟連縣政府當時引進酪梨產業,讓他「感覺可以做點事」。二○二一年四月,大萌在孟連種下了第一批酪梨苗,並承包二十畝酪梨地,帶動村民投入種植,兩、三年後便迅速擴張到三百多畝。過程中,曾有村民不願配合種植,只因村民怕東西賣不出去。「我告訴他們,只管種就行了。」

和許多創業的年輕人一樣,大萌透過社群平台推廣自己的產品,但與眾不同的是,他在宣傳產品的同時,繼續用相機記錄這片土地上的人,希望讓外界對這裡有更多了解。

在他的鏡頭下孟連變得鮮活,酪梨成為一種新的媒介,這個深綠色、充滿生機與張力的小城,從他的影像中被建構出來,象徵土地與人的生命光采。大萌還以村民為「模特」拍攝一張張人像照片,讓當地酪梨文化「展露鋒芒」,農戶的生活世界也逐漸被打開。

時尚農產吸睛

照片登上地鐵  

在大萌拍攝的照片中,有一位拉祜族婦女頭戴一副「酪梨耳機」,還戴著一副酪梨葉做成的「眼鏡」,胸前一條用酪梨串起的「項鏈」也很吸睛,這樣充滿創意的作品,讓人感覺「很時尚」。

大萌另一張廣為人知的照片,是一個從枝條上掛落的酪梨,擋在女孩榕榕的一隻眼睛前,榕榕露出淳樸的笑容,令人驚歎。這張照片曾登上大陸《新聞周刊》南亞版《LINK TIMES》的封面,還出現在昆明長水機場航站及上海地鐵車廂等,被用於宣傳雲南旅遊文化,也讓人們藉由照片裡的山中女孩,了解孟連這塊土地。

「我希望透過鏡頭,向大家推薦孟連的酪梨以及可愛質樸的人們,讓酪梨和背後鮮活的生命被看見。」大萌透過農場經營和攝影紀錄,展現孟連獨特的人文價值,讓這座曾經鮮為人知的邊陲縣城,揮灑獨屬於自己的色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