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鳳凰號」探測器登陸火星後,就一直忙著採火星土壤,但科學家更希望能將火星土壤樣本帶回地球。世界各國三十一名科學家則提出「火星樣本返回」計畫,為人類登陸火星鋪路。
據英國「衛報」指出,按計畫,取樣探測器將在二○一八年到二○二三年發射,為實現目標,相關工作得從二○一一年就著手展開,到時候將發射兩個獨立的太空船到火星。
其中一個將收集五百公克的岩石樣本,再把樣本帶離火星地表,與繞行火星運行的軌道器對接,使樣本轉移到軌道器上。最後,軌道器再把「戰利品」獨自踏帶回,再送入地球上最高管制的生物實驗室中。
整個項目耗資預計約八十億美元,由於人力和資金投入巨大,一個機構勢必難以獨立完成,美國太空總署、歐洲航太局和其他一些國家的太空總署都對該項目表示濃厚興趣。
計畫發言人警告,該任務最難之處就是是避免生物污染。人類必須非常小心,不要帶回任何可能危害地球的物質。畢竟,在環境惡劣的火星上若真有微生物存在,那麼它們必定具有極為頑強的生命力,恐造成人類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