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請醫師幫忙,叫我媽媽趕快回家,因為我爸爸不希望她留在醫院。」罹患肝癌的阿海伯的兩個女兒,走出病房後小聲跟我說。
「妳媽媽平時跟妳爸爸的感情好不好?」
「我爸媽的感情不只很好,簡直是整天都黏在一起的『老情人』…。」
「妳媽媽知道妳爸爸是癌症末期以後,一定難以適應、非常悲傷吧?」
「我媽媽是原住民,感情非常豐富又直接,當她知道爸爸病情不樂觀後,幾乎天天以淚洗面,且喝酒來麻醉她的哀傷。」阿海伯的大女兒說完以後,二女兒又接著說:
「原住民的酒量那麼好,像我媽媽每天要喝到這麼醉,真的是痛徹心扉才會這樣,因為她這輩子很少這樣喝酒的…。」
「可見妳媽媽真的很捨不得離開妳爸爸!」
「嗯!而且媽媽每次來,都吵著要睡在爸爸身邊。」
「所以假如我是妳的話,不但不會把媽媽趕回家,反而會鼓勵媽媽跟爸爸一起睡在病床上,反正這種新的電動病床都很大。」
「喔?可是我們怕她在這裡,會影響到爸爸,也怕她承受不了爸爸的病況變化。」
「我覺得把握時間,讓妳媽媽有機會表達對妳爸爸的愛跟關心,以後才不會遺憾。」
隔天早上阿海伯的二女兒,特地到門診跟我說:「我爸爸今天凌晨走了,但走得很平靜!雖然家人都很難過,但都有陪在身邊。」
「昨天到最後,妳們有沒有讓媽媽跟爸爸一起睡呢?」我好奇地問。
「有啊!我媽媽躺到我爸爸的身旁後,露出了自從爸爸生病後難得一見的笑容,而我爸爸竟然還可以一邊使用氧氣,一邊親著我媽媽的臉,兩個老人家都高興得不得了…。」
「創造剎那幸福的時刻,才可以為病人跟家屬在最後階段,繼續完成美滿的人生。」
「對啊!還好您昨天提醒我,讓媽媽留下來跟爸爸睡在一起。」
「就算是短短的幾分鐘,一生也都值得了。」
「要不然今天爸爸走了,我們一定會很後悔的!」
「妳們昨天怎麼做得那麼好呢?」
「昨天大家知道爸爸的狀況不好,都趕回來在病床邊陪著爸爸。到了晚上,雖然爸爸狀況更差了,但人還意識清楚,我媽媽和我們就圍在爸爸床邊,像往常一樣聊著天,說著說著,爸爸竟自己唱起生日快樂歌。」
「妳爸爸自己唱了起來?」
「對呀!周末就是爸爸的生日,我們原本想說還有五天的時間,來籌備生日慶祝會…,沒想到爸爸昨天卻自己突然唱起『祝我生日快樂~~』,唱完後說出他心中的願望。」
「妳爸爸說了什麼願望?」
「爸爸說他要祝福我們這些子女們,每個都家庭幸福、事業有成,還跟我媽媽做心理建設,說雖然他要和她分開了,心裡會很難過,但他的辭世是解脫、輕鬆了,所以希望媽媽不要為他太難過,以後要好好照顧自己。還說想念他的時候,可以喝一點酒,但不能喝醉,因為喝醉了就會夢不到他…。」
「看來妳爸爸有了臨死覺知後,不但從自己開始做準備,還一直為妳媽媽設想著…。」
「對啊!連最後一次跟媽媽睡在一起,也是這麼的體貼媽媽,爸爸就是這樣,才會讓媽媽跟我們,都這麼愛他;我們永遠都會以爸爸做榜樣,也會把爸爸給我們的祝福與叮嚀,牢牢記在心上,化成一股力量。」
(作者為醫學博士、中山醫院緩和病房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