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政府立法規定65歲以上長者搭乘大眾運輸及進入康樂場所及參觀文教設施都半價,但各主管機關從未編列預算支應,實際都由交通運輸業者負擔,最後又轉嫁至一般消費者身上,如今在野立委再提《老人福利法》修法,擴大讓陪伴者也想半價優惠,台鐵預估每年短收逾14億,高鐵甚至逾百億;交通部則坦言,目前大多採票價交叉補貼方式,由全票乘客分擔。
政府立法規定長者搭乘大眾運輸及進入康樂場所及參觀文教設施都半價,但這項立意良善的社會福利政策,政府僅動嘴釋出利多,博取造福弱勢美名,實際上卻是交通運輸業者及購買全票者負擔其差額。
高鐵指出,針對滿65歲長者敬老票優待,以去年的旅運數據進行概算,預估敬老票比例為8.3%,人數為648萬人次,短收金額為57.7億元;台鐵也預估,去年1至11月敬老票已自行吸收10.05億元差額。
高鐵內部人士表示,高鐵2015年財改後,每年由交通部依「台灣地區消費者物價總指數(GICP)」變動情形,公告政府核定高鐵基本費率,達3%時將調整,再由台灣高鐵公司檢討並自訂費率。
交通部表示,現行大眾運輸針對65歲以上長者提供的優待票半價優惠,若再擴大陪伴者享半價優惠,恐衍生民怨及世代衝突、嚴重衝擊運輸行業,陷入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