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體壇紅不讓 國際賽事發光 張哲郢 |2025.01.03 語音朗讀 76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中華隊在世界12強棒球賽冠軍戰擊退日本,國際賽首度封王。圖/取自FB@中華職棒2024年台灣體壇大事記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中華男排登上國際舞台,U17世錦賽勇奪季軍。圖/取自FIVB官網巴黎奧運羽球男雙金牌戰,挑戰衛冕的「麟洋配」王齊麟(右)在比賽中背後擊球。圖/季相儒拳擊好手林郁婷(左)在巴黎奧運女子57公斤級金牌戰5:0勝出,拿下中華隊第2面金牌。圖/法新社高球好手俞俊安2024年10月於PGA美國高球巡迴賽桑德森農場錦標賽中,奪得生涯美巡賽首冠。圖/法新社 文/記者張哲郢專題報導 邁入2025年,回顧過去1年國內體壇發生不少重大事件,謝淑薇成為澳網24年來首位雙料冠軍得主;台鋼雄鷹升上一軍,中華職棒再度恢復6隊規模;中華職籃版圖大變,合併破局誕生全新TPBL聯盟;排球、高球、霹靂舞項目也打破過往紀錄摘下好成績。特別的是,去年適逢奧運年,巴黎奧運中華代表團繳出2金5銅成績,相信不少人仍是歷歷在目。去年下半年不單單只有奧運值得回味,11月登場的世界12強棒球賽,中華隊在不被看好的情形下一路過關斬將,甚至扳倒大魔王日本隊,奪得一級成棒國際賽首個世界冠軍,加上台北大巨蛋啟用後的連鎖效應,讓台灣棒球盛況空前,無論熱潮、話題、票房,不斷在創新高。本周運動曼陀羅就將帶您回顧2024年國內有哪些重大事件。史詩級勝利 中華隊問鼎世棒12強■首先要回顧自然是堪稱去年台灣體育最風光的瞬間,2024年11月24日,中華隊在世界12強棒球賽冠軍戰,以4:0完封日本,隊史首度在正式國際賽打敗全職業球員組成的強敵日本,終結日本國際賽27連勝,讓台灣球迷為之瘋狂,延燒至今。這座冠軍不單單只是中華隊在一級國際賽首度制霸世界,更是改變台灣棒球歷史的重要里程碑,雖然球迷對中華隊充滿質疑,但這批不被看好的新世代球員,用挑戰者的心態一關過一關,從開幕戰在大巨蛋主場靠著陳晨威滿貫砲、陳傑憲2分砲轟垮南韓,中華隊跌破眾人眼鏡拿到4強門票刷新12強最佳成績。前往東京巨蛋,中華隊首戰吞敗讓球迷一度覺得驚奇之旅到此結束,卻天助自助打進冠軍戰,並在林昱珉好投、林家正開轟,以及隊長陳傑憲擊沉日本的3分砲,最終高高捧起12強金盃。從12強之後,中華隊不再是那個總是雖敗猶榮的隊伍,球員、球迷都能大聲自豪地說出:「台灣棒球是世界冠軍。」巴黎奧運 中華隊英雄摘2金5銅■2024年巴黎奧運,中華英雄表現不凡,特別是拳擊女將林郁婷,以及羽球男雙「麟洋配」王齊麟╱李洋,雙雙在奧運舞台登上起點,而這奪金過程走得比別人還要辛苦。林郁婷在奧運期間被質疑性別檢測未過,但她頂住壓力,用實力證明自己,打下中華代表團史上首面奧運拳擊金牌,攜手奪銅女將陳念琴、吳詩儀,讓台灣拳擊揚名世界。麟洋配則是在備戰奧運過程一度想拆組,但兩人堅持下來,最後成為首對在奧運羽球男雙衛冕的組合。不只林郁婷、麟洋配摘金驚奇,李孟遠射下首面定向飛靶銅牌、唐嘉鴻體操男子單槓戲劇性摘銅淚灑賽場,以及郭婞淳首位連3屆奧運奪牌傳說,都讓人見識中華英雄的鬥志。俞俊安 首奪美巡高球賽冠軍■說起個人選手亮點,高球好手俞俊安同樣榜上有名,2024年是他職業生涯最具代表性的賽季,在10月PGA美國高球巡迴賽桑德森農場錦標賽中,奪得生涯美巡賽首冠,成為陳志忠、潘政琮後第3位在美巡賽奪冠的台灣球員。俞俊安2024年初曾經兩度在美巡衝進前10名,預告隨時可能出現不平凡的成績,2024年中還首度代表中華隊出戰巴黎奧運。連同桑德森農場賽冠軍在內,俞俊安生涯5次排進前10名都是在去年締造,讓他去年獎金收入突破320萬美元,成功打響名號。霹靂舞 孫振歐洲賽封王■做為巴黎奧運全新運動霹靂舞,中華代表團沒有缺席,搶下資格的B-boy「Quake」孫振,2024年賽季大放異采,不只成為登上五環首名舞者,還首度獲得世界冠軍頭銜加持。孫振在奧運雖然最後沒能奪牌,但奧運有霹靂舞很可能僅去年這一檔,孫振成為全台唯一留下出賽紀錄的選手。奧運過後,孫振8月又拿下Outbreak Europe歐洲賽冠軍,完成兒時的目標,生涯首度成為世界冠軍。24年第1人 謝淑薇包辦澳網雙冠■去年初澳洲網球公開賽最大贏家,莫過於台灣網球女將謝淑薇,個人包辦女雙、混雙冠軍,成為澳網24年來首位雙料冠軍得主,更是台灣網壇首見紀錄。澳網期間已經38歲的謝淑薇,絲毫不見身手退步,甚至還能在多數人考慮退休的年紀,締造自己生涯另一巔峰,就連國外媒體都表示佩服。另外,謝淑薇自2016年里約奧運後,重返國家隊懷抱代表出戰巴黎奧運,不斷帶給球迷驚奇。U17中華男排 世錦賽勇奪季軍■2024年台灣排球首次在世界級比賽站上頒獎台,中華男排8月奪得世界U17男排錦標賽季軍,創下台灣排球歷史。以台灣選手的身材條件、人口以及發展環境,光是在亞洲出頭已經難上加難,凸顯要跟世界競爭有多不容易,更反映這次U17中華男排留下季軍的非凡之旅。能否把U17男排的成績同樣複製到更高層級,才是能夠提升台灣排球實力的重點,現在台灣排球還有很多空間努力,跨過2024年後,球迷們可以期待台灣排球在未來有革命性的轉變。大巨蛋效應 掀起棒球、籃球熱潮■台北市大巨蛋自2023年亞洲棒球錦標賽正式啟用,2024年更為台灣體育寫下不少紀錄,可以說有大巨蛋的出現,讓台灣體育出現更多的可能性。3月有日本職棒東京讀賣巨人來台交流,做為日本職棒最具歷史的隊伍,這是巨人軍首次以全一軍來台;而大巨蛋也在去年正式加入職棒使用場地,不斷刷新國內各項觀眾人數紀錄。在中職球季結束後,還成為世界12強棒球賽主辦場地之一,讓擁有主場優勢的中華隊成功打到東京決賽。若以為大巨蛋只能打棒球可就大錯特錯,籃球T1聯盟新北中信特攻、台北台新戰神在4月把籃球場搬進大巨蛋,寫下籃球歷史,正是因為大巨蛋的誕生,造就過去許多體育迷不敢想的畫面,成為現實呈現在眼前。體壇巨星引退 新生代備受期待■2024年國內體壇締造許多風光時刻,也有感傷時刻,包括中華職棒周思齊、潘威倫2名具代表性的球員,以及羽球李洋、戴資穎萌生退意,桌球莊智淵慢慢淡出,令人十分不捨。周思齊挺過假球案是中職清流代表,潘威倫則是中職歷史勝投王,這2人去年相繼退休,所留下的成績以及名聲,都是令後輩敬仰的存在。在巴黎奧運前,李洋、戴資穎都預告這是最後一次參加奧運,李洋攜手王齊麟完成衛冕,生涯最後華麗轉身;小戴因膝傷影響表現止步奧運小組賽,最後淚崩的畫面讓所有球迷心碎,未來能否再看到她比賽的身影仍未知。而屆齡40歲的莊智淵同樣在巴黎奧運結束後,透露他會慢慢從一線賽場退出。老將們的引退不僅是卸下選手身分,更是將火炬傳承給新世代選手,也期待新選手未來帶給國人更多驚豔表現。 前一篇文章 NBA耶誕大戰 詹皇奪11勝史上第1 下一篇文章 國際體壇10大名將 締造經典時刻 熱門新聞 01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多元宗教慈善關懷2025.10.2002【閃文集】 一生擁抱自然——珍‧古德2025.10.2103祈福.勝尾寺2025.10.2004佛光慈善音樂會 援助北宿霧重建2025.10.2205【小城故事】 兩冤家2025.10.2106東禪寺考生祈福會 助正念自信應考2025.10.2207行動奶奶傳奇 1年淨化52海灘2025.10.2008【歡喜收穫】 圓一個幸福園藝夢2025.10.21093佛光人行佛敬老孝親 老人節獲表揚2025.10.2010佛光山新馬寺 為逾2200考生祈福2025.10.2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全運會落幕 高雄奪棒球壓軸金中職總冠軍賽 兄弟對決桃猿群雄爭霸 TPBL新賽季明燃戰火NBA新賽季 雷霆原班底拚連霸 作者其他文章NBA開幕戰 雷霆險勝火箭MLB史普林格逆轉轟 藍鳥打進世界大賽中職總冠軍賽 兄弟對決桃猿本季首冠到手 北極羽賽 周天成完成2連霸群雄爭霸 TPBL新賽季明燃戰火MLB藍鳥強投豪打 連勝洋基聽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