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近日天氣稍微回暖,許多民眾計畫出遊,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奭毓表示,小心「溫差變化」,增加心臟病及急性中風的機會。他提醒,寒流急凍,戶外活動要注意脫水及低血糖症狀,冬天仍要適時補充水分、正常飲食,避免血液過於黏稠。
低溫是心血管疾病的大敵,血管也有熱脹冷縮的特性,遇寒一收縮,便會引起血壓升高。黃奭毓說,而即使沒有三高的人,也會因為抽菸、熬夜、壓力大、作息不正常等因素,突然因低溫而使血管劇烈收縮,增加血液凝固的機會,產生血栓、形成心肌梗塞。
黃奭毓指出,天氣一變冷,對心臟壓力就大,低溫容易讓交感神經、自律神經失衡,身體調節體溫的功能也逐漸減弱,所以一定要做好禦寒措施。接近跨年時刻,年輕人常仗著身體好,看完煙火之後,接著衝去迎新年曙光,接續燃燒體力的戶外活動,若保暖不足、攝取水分不夠,可能發生脫水、低血糖。
黃奭毓強調,年輕人跨年之前,行程大多安排聚會吃大餐,這時血液要集中到胃部消化食物,血壓也會跟著升高。再加上看煙火、倒數的興奮心情,生理及心理刺激,可能造成頭昏甚至暈倒。年輕人常仗著身體好,忽略保養禦寒之道,他提醒,跨年的前一天,一定要作息正常,避免讓身體連續處於疲累狀態,心臟也會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