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冷氣團大發威,這幾天已導致逾百人OHCA(心肺功能停止)送醫,當溫度急降,容易出現腦中風、心肌梗塞,甚至主動脈剝離等心血管事件,提醒慢性病患者要控制身體數值,尤其高血壓族群「藥不能停」,也避免吃太油太鹹,冬令進補時如湯、加工食品等高鈉含量品項要減少攝取,避免讓血壓浮動得太厲害。
台安醫院心臟內科暨心導管室主任林謂文指出,「猝死」是指非預期死亡,在這類天氣或溫差變化劇烈時常會發生,尤其天氣突然變冷,如有胸悶、胸痛、喘、呼吸困難、心悸、頭暈、喘不過氣、盜汗或異常虛弱等症狀,要特別注意,可能是心臟疾病警訊。
血壓控制非常重要,林謂文說,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等三高患者,尤其有高血壓的民眾,這段時間血壓波動劇烈,難以控制時,也會增加血管意外事件,除了按醫囑吃藥不能停外,沒辦法控制時,還是要盡快就醫由醫師調整藥物,讓血壓控制得更好。
另外,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朱光恩表示,天氣冷,對於部分腸胃道功能障礙的患者,會出現拉肚子或便祕的現象,如平時腸胃道不佳的人,天冷時喝冰水,容易刺激腸胃道,而導致拉肚子。但有更多的人是選擇「不喝水」,冬天不像夏天會一直流汗,容易感到口渴,天冷時比較容易因為多喝水跑廁所,為降低跑廁所的頻率,加上又沒有特別渴,反而讓飲水量降低,導致便祕。此外,冬天來到胃腸肝膽科的患者,胃食道逆流、胃潰瘍的比率明顯提高,幾乎都與冬季進補、飲食狀況混亂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