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hu
有同學在群組分享當上祖母的訊息,眾人以文字或貼圖接力的賀喜她,她又提到兒子、媳婦花了三千元,為寶貝金孫取名,有人回應:「費用這麼貴喔!」,有人勸說:「兒媳們開心就好。」還附上好幾個笑臉符號,其中有一則寫道:「我的名字是爺爺取的,免錢……」的留言,又引起大家熱烈迴響,紛紛憶起自己名字的由來,我當然也有連結名字的情感記憶。
我的名字有個「玲」字,看似很菜市場名,不過卻有其意涵。「玲」音同「苓」,此乃註記著我的出生地︱︱高雄的苓雅寮。
近日,我的侄子喜獲千金,傳來好萌的相片,我開心當了姑婆。問起侄孫女叫什麼名字?侄子先傳一則訊息:「苡明,我取的,以加草字頭,女孩子,可愛一點。」繼而再一則:「齊物論: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則莫若以明。」關於第二則,我乍看之下,不懂,一唸再唸,仍未全然明白,只好上網查詢,白話文的翻譯是:「儒家、墨家的是非之爭,他們互相肯定對方所否定的,並否定對方所肯定的。如果欲要肯定對方所否定的,並否定對方所肯定的,那還不如以清明的心去觀照一切。」活了大半輩子的我,初次讀到這段文句,不禁讚嘆,哇了一聲,我回傳:「好名字,頗有哲理智慧,恭喜喔!有女萬事足。」
作家張曉風女士在〈唸你們的名字〉的文章寫道:「名字是天下父母滿懷熱望的刻痕,在萬千中國文字中,他們所找到的是一、兩個最美麗最醇厚的字眼︱︱世間每一個名字都是一篇簡短質樸的祈禱!」行文至此,輕喚自己的名字,謝謝父母當年為我取了的一個在地且美好的名字。
我曾經照顧與陪伴過的侄子如今已升格為人父,看著他小心翼翼深情抱著女兒的照片,讀著他為自己女兒所取的名字,著實令我感動。而我因侄孫女之名,記住「莫若以明」這四個字,宛如上了一堂莊子的課,期盼自己也能以澄澈清明的心,觀照世間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