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蘭陽別院人間佛教讀書會帶領人培訓講習,監院如欽法師(前排左5)偕有泰法師(前排右4),與滿穆法師(前排左4)、妙寧法師(前排右5)、能康法師(前排左3)、台灣區執行長鄧淑明(前排右3)等講師群,與培訓學員大合照。圖/人間社記者林君懿
【人間社記者傅娟娟、許國棟宜蘭報導】佛光山蘭陽別院八日舉辦「二○二四年人間佛教讀書會帶領人初階╲精進培訓」,豐富多元的課程,透過講師群生動的講解與引導,除了宜蘭當地的愛書人,還有來自桃園、基隆學員,五十二人共聚一堂認真學習,盼將所學的技巧與方法,透過讀書會推廣到各領域,深化人間佛教影響力。
培訓課程內容分成初階及精進班,由人間佛教讀書會台灣區執行長鄧淑明、總部講師群滿穆法師、妙寧法師、能康法師、李秀珍、李淑芳、石娟娟、劉珍齡等講師授課,講授「帶領人精神與態度」、「聞思修證──讀書會帶領討論法」、「讀書會網站架設」、「帶領人實務演練」、「讀書會帶領討論法──方案設計」等課程。
聞思修證四層次 引導閱讀
蘭陽別院監院如欽法師指出,培訓課如同發願,生命過程中有種種關卡,要用願力去突破;負面情緒產生時,利用讀書轉念,吸收正能量,發願常常讀書,就能建立好體質。
精進班由妙寧法師、鄧淑明及李淑芳三位講師授課,進行分組實務演練,及讀書會帶領示範、讀書帶領討論法「方案設計」。從回饋、交流中增進讀書會帶領法,並指出帶領方式的優缺點,提升帶領人的技巧與層次。
鄧淑明強調,讀書會年度規畫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帶領人應該事先確認閱讀材料及閱讀目的。在帶領過程中以「聞、思、修、證」四層次,靈活設計提問,引導讀書會成員透過對話交流,從熟悉材料到啟動思考,藉由閱讀互動改變生命的層次。
初階班由滿穆法師、能康法師、講師李秀珍、劉珍齡、石娟娟主講,學員們分成五小組進行演練,從製作讀書會成立組織表海報,到示範帶領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文章〈賺到歡喜〉,說明讀書會有效提問的方法,並叮嚀大家,帶領人的態度,要能傾聽、接納、尊重與包容,才能讓參與者放心。此外,讀書會的「三心」,即是會前要用心準備、會中專心帶領,會後關心所得,並與大家共勉。
滿穆法師教授如何運用「聞、思、修、證」四個層次引導培訓學員,如何從讀書素材中,設計方案引領學員共同討論。第一層次「聞」的目的,事實與材料的消化,素材整合與歸類。第二層次「思」的目的,將人物、情景由平面轉為立體、角色對換、反覆思惟。第三層次「修」的目的,從個人體驗中研究主題的意義。第四層次「證」的目的,找出自覺完成的途徑與方法。
讀書會文案設計 腦力激盪
講師李秀珍利用桌卡製作「讀書會帶領方案設計」,提問的問題從「聞」開始,如文章題目、作者、出處、最初問題,文章內學到的、什麼東西能陪伴我們,相處中能學到甚麼等諸多提問,互動中激發腦力,讓會場活絡,營造大家踴躍發言、參與氛圍。
精進班學員林蔡焜分享心得表示,妙寧法師利用寫桌卡來互相認識相見歡、寫分案設計,從關鍵字、關鍵句來分析文章,找到問題,回去如果沒有實作,今日所學就會歸零;學員徐孟怡表示,如何成為優質帶領人,激發大家想法產生共鳴,發言分享各自的生命故事,在今天的課程中,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與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