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古慨今】千中得一

文/星雲大師 |2024.12.07
891觀看次
字級

文/星雲大師

有朋法師,自號牧菴,宋朝浙江金華人。

他非常精進修行,尤其對天台義理更是下過許多功夫,有關天台的教典,幾乎背誦過半。後來到車溪擇卿處參學,晝夜用功,盡得其道。

當湖有位姓薛的婦人,死去好多年了,但是一直未能超生。他的家人有一天為婦人設千僧齋,齋後,千僧齊誦《金剛經》回向,並請有朋為他講解經義。

當晚,他的公婆夢見媳婦來道謝,說:「感謝翁婆一卷經,今得解脫。」

他的公公不解,問說:「有千僧同誦,為何只說一卷?」

婦人答:「那一卷經是有朋所誦,因為他誦經心無雜念,而且經義解說得當,因他的功德,我得以解脫。」

有朋稱方丈室為「六經堂」,室中只有一几,卻不見有任何經書。有幾位書生想要來一探究竟,有朋令侍者先去傳話:「諸賢為何來訪?如果只是來賓,請對坐商略;如果是前來請益,請侍立發問;如果是來問難的,請容我先提三問。」來者都答以「前來拜訪」,侍者請書生進堂,與有朋一席話後,才知六經早已藏於有朋的胸臆之中。

某次,他在講解「調御丈夫」時,適有數位秀才進來聽講,有朋說:「如果以儒教的立場論丈夫一詞,就如忠臣事君不顧身,勇士赴難不畏死,立天下之大事,成百世之顯名,不為聲色名利之所惑溺者,都可稱為丈夫。若在我教,則以一心三觀為舟航,六時五悔為艣棹,降伏諸魔制外道,不為分段變易生死之所拘限者,方可稱為丈夫。」



釋初參曰:古德一卷經,即能度脫眾生超越苦界,這是因為心純意淨,如同一湖無波的清水,雲來雲現。毫無雜念的心,最容易與菩薩感應道交,也才能以誦經功德超薦眾生。今則常見有人以趕經懺為佛事,用心古今如此不同,所能收到的效果,恐怕也大不相同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