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樣的願力,值得林清志堅持五十年?是什麼樣的大愛,可以普照在監獄的每一個角落?答案就是:佛光普照。
追隨大師 監所佈教
多年來,在宜蘭監獄森嚴的警戒及重重的鐵門之內,每星期一、二兩天,都可看到榮譽教誨師林清志及林秀美夫妻,滿臉令人如沐春風的笑容,以充滿喜悅智慧的法語,用佛光人獨有的手勢,向值勤員警及受刑人親切的問候,同時預告:佛堂即將響起律動平穩且悠揚的誦經聲!
目前擔任國立宜蘭大學講師及佛光山檀講師的林清志,於1955年12月23日,在當時省立宜蘭高級中學的升旗台前,以高中生之齡首次聆聽星雲大師開示後,當下決定永世追隨大師的腳步參與弘法。1959年夏天,林清志跟著大師,以佛陀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教義及精神,獲得當時宜蘭監獄陸國棟典獄長邀請,進入宜蘭監獄當時位於宜蘭市區的舊監弘法佈教,迄今逾四十九年的時光。
勸受刑人 誠心悔感
在當時物資缺乏,且受刑人人權觀念並未如目前一樣受重視的年代,鮮少有宗教人士能將關懷層面普及到監獄,但林清志卻不畏艱難,將此一誨人不倦的偉大志業持續至今。
如今,由佛光人奉獻布置的宜蘭監獄新監佛堂中,林清志以其自行編著的佛學教材及星雲大師語錄,來教化社會上認為心性桀驁不馴、不可能改過的受刑人,藉由念佛、繞佛、誠心膜拜、經文解說及個別輔導,引導有心悔改或對佛法有心深入的受刑人,了解佛法的奧妙及所能呈現的功德。林清志並鼓勵受刑人讀經、抄經,並迴向給父母、子女及被害人家屬,減輕個人往昔所造的罪惡。
獄中弘法 甘露灌頂
1993年起,林老師為使受刑人身心淨化、提昇閱讀佛典及好書的風氣,配合佛光山舉辦世界佛學會考,使受刑人走進真知正信的佛教領域,藉此改變他們偏執的觀念。並定期恭請佛光山蘭陽別院多位法師蒞監弘法,其中則以2005年12月19日,邀請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長心定和尚蒞監主持「甘露灌頂皈依三寶法會」最為殊勝。
活動當天,受刑人在布置莊嚴的佛堂,隨著梵音長跪;在五體投地接佛足禮的剎那,滾落在紅毯上懺悔的淚珠,因有佛光普照而變得清澈無塵、彷若珍珠,佛法的奧妙也在那一刻,藉由甘露灌頂,指引屢於良知路口徘徊、終日沉迷在貪瞋痴惡海中的心靈,找到生命的方向及出口。
林清志經常以自己皈依五十三年以來的生命歷程及經驗,向受刑人闡述善惡的輪迴及三寶加持的福報,要求參加佛學講座的受刑人,活用佛學經典,來強化戒菸、戒酒及戒毒的決心。尤其是經由佛法的洗滌,使被蒙蔽已久的良知和智慧再度開啟,培養正知正念,不再沉淪罪惡的淵藪之中。
潛移默化 獲獎無數
五十三年的時光轉眼過去了,林清志雖然從少年頭換成滿頭蒼茫白髮,但智慧卻與日俱增,在這段漫長的學佛修行過程中,林清志的家庭美滿而安詳,並曾榮獲多項法務部教誨志工、內政部八德家庭的表揚。
林清志平順的生命旅程及美滿家庭,在佛菩薩的安排之下,看似平凡卻怡然自得,這種一念間頓悟求佛的福報,可說是有權有勢的政治人物、富商巨賈也所求不得的喜悅和滿足。
今日宜蘭監獄內佛音不輟,處處法喜充滿,佛法教誨潛移默化的種子,在林清志辛勤付出中,已深埋在所有受刑人的心靈深處。開、收封間,受刑人自動自發以蓮花指的禪坐姿勢及默誦經文,來檢討今日的言行舉止,反省不堪回首的過往,相信他們出監以後,必然會因為之前的善知識引導而走上正途,永不迷失。(本文作者服務於宜蘭監獄教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