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金管會統計,今年前10月金融三業(銀行、證券期貨投信和保險業)稅前盈餘9504.3億元,已超過2021年全年9363億元獲利高峰,改寫史上新高,今年全年更有機會賺破兆元大關。
金管會公布金融業今年10月和前10月獲利,金融三業10月稅前盈餘650.2億元,其中以壽險業獲利月增5成最佳,主因是台北股匯市順風,帶動壽險業投資收益增加;累計前10月仍以銀行業的4926.6億元最賺,貢獻金融業半數獲利,續寫史上同期新高;證券期貨投信業賺1279.7億元,保險業賺3298億元。至於前10月賺9504.3億元,和去年同期7269.8億元相比,成長31%。
銀行業前10月稅前盈餘已達去年全年的97.4%,最快11月可站上5000億元大關,其中以受惠金融市場活絡挹注財管手續費收入的本國銀行4580.4億元,貢獻逾9成獲利最賺。
法人說,11月美國維持降息循環,再降息1碼(0.25個百分點),預期12月可續降1碼,但愈接近年底,銀行業提列信用成本恐增加、壽險業實現資本利得減少,壓抑11、12月獲利空間,但只要壽險業有撐,今年全年有機會飛越兆元大關。
金管會罰鍰1.6億 探6年同期新低
另一方面,金管會今年前11月合計開罰金融業及上市櫃公司等1億6226.5萬元,下探至少近6年同期新低,年減逾3成,若全年罰鍰未破1億7579萬元,全年罰鍰總額可能創下2013年以來近12年新低。三大業務局中,僅證期局開罰金額較2023年同期走升,銀行局及保險局開罰金額雙雙走低,又以銀行局罰鍰金額下滑最劇烈。
據金管會資料,銀行局今年前11月僅開罰4274.5萬元,年減7615萬元,減幅高達64.05%,罰鍰件數18件,年減5件。對此,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說明,今年金融機構無論內控、法遵乃至於員工挪用款項等缺失案件相對較少,罰鍰總額因此下降。若觀察2023年同期,有金控大股東干政、銀行行員涉助詐騙集團洗錢等較大罰單,也相對墊高比較基期。
保險局前11月開罰4530萬元,年減10.56%,罰鍰件數24件,年減2件;證期局前11月對證券期貨投信投顧業及上市櫃公司等合計開罰7422萬元,年增9.21%,開罰件數合計235件,年增27件。
林志吉強調,裁罰僅是手段,身為監理機關,希望金融機構更落實法令遵循及內部控制、掃除弊端,金管會不以裁罰總額論當年度金融機構是好學生還是壞學生,期待金融業更奉公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