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經過四天漫長的討論,全球塑膠公約第五次談判會議(INC-5)仍未達成共識。海洋廢棄物管理是最終談判重點之一,但環團關注的「漁具管理」並未列入公約討論,各個處理海洋廢棄物技術也不一。專家表示,在海廢監測與管理方面,台灣位居全球領先地位,應把握機會向外輸出海廢處理經驗。
專家指台灣將石油製成塑膠比率高於國際,且七成以上塑膠製品用於出口,更應關注塑膠生產及貿易條文發展。另外,台灣社會關注食安議題,也應注意塑膠製品中的化學品列管情形。
台灣循環經濟與創新轉型協會榮譽理事長樊國恕指出,台灣進口石油、再用於塑膠製造的比率約百分之二十四,遠高國際平均的百分之十二。若公約決議塑膠減產,「台灣如何調適、找替代方案,得及早開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