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9氣候資金定案 每年3千億美元

 |2024.11.25
316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第29屆氣候峰會(COP29)終於落幕。大會日前挑燈夜戰,最終於24日凌晨宣布草案決議,針對備受討論的氣候資金,要求已開發國家在2035年前達成,提供開發中國家至少每年3000億美元的金額,並呼籲公私部門在10年內合作達成1.3兆美元的目標。COP29主席巴巴耶夫 (Mukhtar Babayev)稱其為重大突破。

COP29原訂22日閉幕,但遲遲未能針對「新集體量化目標」(NCQG)達成共識,開始無限期延會。然而,討論過程中還傳出數名小島嶼國家聯盟(AOSIS)談判代表離開談判桌,強烈表達對進度的不滿,尤其大會在22日提出2500億美元的金額,遠低於各方期待,讓談判一度面臨破局。

碳權交易 允許富國購買額度

今年號稱「融資峰會」的氣候峰會,目標聚焦大幅提高已開發國家給予開發中國家的氣候資金,從每年1000億美元向上調整,外界普遍認為至少應達兆美元規模。大會於22日提出的金額引發破局危機,明年主辦國巴西則在22日晚間加碼提議,在2030年前達成每年3000億美元。

歷經48小時的密集討論,最終大會公布草案決議,確定已開發國家在2035年前達成,提供開發中國家至少每年3000億美元的氣候資金。

另據法新社報導,會中同時決議,允許富裕國家向開發中國家購買「碳信用額度」(carbon credit,俗稱碳權)。這項框架協議被稱為《巴黎協定》第6條(Article 6),內容涵蓋國家之間的碳權直接貿易和聯合國支持的獨立市場。部分專家擔心,各國可能透過碳權交易系統進行交易,進而掩蓋其未能真正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事實。

此外,COP27決定設置的「損失與損害基金」,此次COP29簽署多項重要協議,迄今對該基金的承諾資金已達7億多美元,預計從明年展開無償捐助計畫,援助受氣候變遷衝擊的最脆弱國家及地區。

損失與損害基金 明年運作

「如何證明特定國家的損失是因為氣候變遷?這個問題目前在科學上仍很難處理。」中華經濟研究院能源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兼研究員劉哲良指出,損失與損害基金不是設立就好,誰要出錢、出多少錢都沒定論,「目前主要靠自願捐助,這樣的運作方式不可能穩定發揮效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