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波羅的海近日傳出2處海底電纜遭切斷,引發國際關注。同時,2年前導致德國能源危機的北溪天然氣管線爆炸案「混合戰」真相日漸浮現,德國《明鏡周刊》刊載調查結果與作案過程,揭露這起破壞行動的幕後細節與動機,精彩宛若電影情節。
2022年9月26日,連結德國和俄羅斯、經波羅的海海底的北溪1號和北溪2號天然氣管線遭炸藥破壞。《明鏡周刊》調查發現,這起由烏克蘭安全部門策畫、代號為「直徑」(Diameter)的歐洲史上規模最大海底基礎設施破壞行動,花費僅30萬美元(約新台幣982萬元)。
《明鏡周刊》報導,在事前準備期,「直徑」爆炸小隊在基輔郊區的一處湖泊多次演練,除炸彈測試,也針對潛水嚴格訓練。爆炸小隊成功安裝6顆炸彈並引爆,對北溪整體管線系統造成毀滅性影響。《周刊》析,對烏克蘭而言,讓管線無法運作,不僅能砍斷俄國外銷天然氣的獲利來源,也能削弱歐洲對俄國天然氣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