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台中訊】節能減碳,騎自行車的人數增多,但復健科醫師門診發現,騎自行車姿勢不良導致下背痛等病例增多。醫師建議慎選適合個人的自行車及正確騎乘技巧再上路。
擔任營養師的盧小姐,原本都是開車上下班,為了省錢,改成騎自行車代步,雖然省下好幾千元的油錢,不過最近卻發現她的下背部經常疼痛,連脖子都覺得僵硬。還有一名經常參加自行車越野賽的大學生,也因為背部肌肉過度疲勞,加上韌帶受傷,出現椎間盤突出。
衛生署立台中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蔡明妙昨天表示,騎自行車的運動傷害也很常見,包括下背痛、肩頸肌肉及上肢關節過度使用的傷害、膝蓋關節傷害、大腿外側的髂脛束磨擦症候群及上肢尺神經壓迫等。
蔡明妙認為,騎自行車要預防傷害,首先應選擇一部適合自己的自行車,可向專業的腳踏車店請教。另外,也需要有正確的騎乘技巧,包括適度的暖身、拉筋、維持正確的姿勢,脖子、腰部和背部不要過度彎曲,才能盡情享受騎自行車的樂趣。如果姿勢不正確,彎腰駝背或是頸部過度後仰,可能造成背部肌肉韌帶受傷,引發長期下背疼痛,嚴重的話還可能出現椎間盤退化現象。
醫師建議,騎腳踏車前一定要適度暖身、拉筋,脖子、腰部和背部不要過度彎曲,自行車配件方面,坐墊須高低適中,大小腿可伸直,膝蓋微彎,腳掌踩在踏板上,與地面平行。握把位置須讓手掌心擺在握把上方,身體重量由握把支撐。才不會造成運動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