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團隊使用鑽洞機鋸子進行鑿洞後,將科儀設備固定在海冰上進行海流量測;背景為極星號。圖/國家海洋研究院提供
【本報高雄訊】歷經1年努力,國家海洋研究院與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合作,今年8月由國海院代表台灣搭乘國際知名「極星號」破冰船(RV Polarstern),前往北緯80度以北的北冰洋海域,進行兩個月海洋科學探險,取得珍貴水文資料,這也是台灣海洋研究單位的創舉。
國海院院長陳建宏說,2022年6月25日國海院、中央大學與波蘭哥白尼大學合作,在北極冷岸群島的史匹茲卑爾根島朗伊爾城,成立台灣極地研究站,掛上國旗牌匾,為台灣首度在北極成立研究站。如今再度有機會跨國合作,深入北冰洋研究,凸顯台灣「極地海洋科學」獲得國際肯定。
參與此次北冰洋海洋科學航次的國海院副研究員傅科憲說,這次共有12個國家、53名研究人員登船。極星號從挪威出發,向北深入北冰洋航行逾1萬2000公里,進行一系列海洋與海冰上調查作業,希望了解全球氣候變遷影響下北冰洋海洋動力與環境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