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進香」獲認證為國家重要民俗,且北港朝天宮為保存者,昨天文化部長李遠(左)頒授證書,北港朝天宮董事長蔡咏鍀(右)代表接受,雲林縣長張麗善(中)到場見證。圖/文化部提供
【記者曹麗蕙綜合報導】文化部5月公告登錄「北港進香」為國家重要民俗,並認定「北港朝天宮」為保存者。文化部長李遠昨親臨頒授國家重要民俗認定證書時表示,北港朝天宮除具有國定古蹟身分,更是國內第一個獲得2項國家重要民俗(「北港進香」、「朝天宮迎媽祖」)的保存者,其結合全台宮廟、進香團及信徒香客,共同傳承「北港進香」期間各項文化傳統,值得肯定和嘉許。
授證儀式由朝天宮董事長蔡咏鍀代表接受,雲林縣長張麗善到場見證。北港朝天宮董事長蔡咏鍀說:「北港朝天宮是屬於所有宮廟、信眾的」,北港朝天宮近5年迎來14000多間宮廟,他也親自到美國、日本、韓國、梵蒂岡等地交流,期盼讓世界看到台灣的宗教文化、看見台灣,也藉由世界宗教共通的價值「融和、和平」,以宗教展現愛的力量、善的力量,為世界和平而努力。
文化部指出,「北港進香」的歷史,依目前記載最早的文獻可追溯至1814年〈嘉慶19年彰化南瑤宮老大媽會合約〉,再根據道光年間一般古物「北港朝天宮進香旗(道光26年款)」的物證,可推測其長達2百多年的歷史脈絡,反映先民2百年來透過進香展開的宗教實踐、並持續發展,深具文化生命力。
北港朝天宮主祀媽祖,「北港進香」泛指全台各地宮廟、信眾前往北港朝天宮刈火、會香或參拜等宗教民俗活動,是台灣媽祖信仰中具代表性,且進香團數量最多的活動,每年約有3000團以上,從清代發展至今,祭典儀式、香境香路及各進香宮廟藝閣、陣頭迄今仍維持一定的傳統性,並富含在地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