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碳排新高 難守升溫1.5℃防線

 |2024.11.14
216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9屆締約方大會(COP29)11日展開為期兩周的氣候峰會,會中公布的全球碳預算報告指出,全球今年碳排量將創新高,恐難守住全球升溫1.5℃的防線。

路透報導,這份由英國艾克斯特大學主持、由80個機構共同提出的報告指出,今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將達416億公噸,高於去年的406億公噸,其中多數來自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三者造成的碳排量將年增0.8%至347億公噸。

該報告主筆、艾克斯特大學氣候科學家弗里德林斯坦說,「我們不認為來自化石燃料的碳排量將在今年觸頂」,全球若不立即且大量減少碳排,「我們只會直接衝破1.5℃的防線,並繼續朝上」。

各國在2015年簽署的巴黎氣候協議中,同意試圖把全球氣溫比工業化時代前的升幅,抑制在1.5℃以內。這將需要從今年起至2030年,甚至之後,每年大幅減少大量碳排放量。一些科學家表示,如此緩慢的進度,表示1.5℃的目標已是不切實際。

綠能、電動車 成長不夠快

這份報告的作者表示,今年的碳排放量數據證實,一些國家正快速擴大再生能源裝置容量,以及增加電動車的使用。報告也顯示,各地的進展極度不均衡,也就是說,富裕的工業化國家碳排量漸少的同時,新興經濟體的排放量仍在增加。

挪威奧斯陸國際氣候研究中心研究主任皮特斯說,全球化石燃料排放量「令人沮喪地逼近」高峰。

他向媒體表示:「再生能源成長強勁,電動車成長也很穩健,但這還是不夠。」他補充說,要在觀察多年數據之後,才能確定碳排量是否達到峰值。

各國12日也在峰會上針對誰該帶領全球由化石燃料轉型的問題,爆發緊張衝突。化石燃料目前為全球提供約80%能源。

COP29主辦國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12日指控西方國家,在身為化石燃料的主要消費者和製造者的同時,對其他國家說教的偽善態度,並且大力指責西方國家批評者,對亞塞拜然油氣產業的批判。

聯合國祕書長古特瑞斯則說,加強使用化石燃料的策略很荒謬。雙方互斥的觀點,突顯氣候協商核心議題所面臨的挑戰:雖然各國都被敦促應轉型至綠能,但許多西方富裕國家在內的地區,卻仍依賴化石燃料。

富裕、開發中國家 互不信任

這個緊張局面也反映,富裕和開發中國家間互不信任。許多開發中國家表示,最富有的國家沒有做出足夠努力,解決他們製造的問題。古特瑞斯呼籲各界達成協議,表示「若我們現在不還債,人類將付出代價」,「守住升溫1.5℃防線的最後期限快到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